黎纪纲把报纸向床头一丢,颓丧地说:&ldo;这一下反动派又有吹嘘的了,什么乘胜前进啦,安定川局啊,勿受共匪利用呀,反正是这一套!&rdo;他回头又望望报纸,望望陈松林,忧心忡忡地说着:&ldo;也许……这一次农村斗争,受到了很大的挫折……&rdo;
&ldo;信他那一套!中央社的消息,拿来揩屁股都嫌太脏。&rdo;陈松林毫无怀疑地判断着:&ldo;肯定是农村的武装斗争搞得反动派下不了台,后方的后备兵力完全被牵制住了!如果不是这样……瞧,为什么要登些:&lso;我强大兵团正乘胜扫荡,继续清剿……&rso;呢?华蓥山纵队既已&lso;全军覆没&rso;,为什么还要&lso;继续清剿&rso;呢?还去清剿谁呢?去清剿根本不存在的纵队吗?一句话:自欺欺人!不过这条消息也有好处,反动派不得不承认了他们过去一直不肯承认的&lso;华蓥山纵队&rso;,这正是说明华蓥山纵队的迅速发展和壮大!&rdo;
&ldo;不过,&rdo;郑克昌放下陈松林刚才带给他的那本《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也说道:&ldo;有名有姓的,我看,牺牲恐怕不小……&rdo;
陈松林气冲冲地大声反问道:&ldo;牺牲?革命还能没有牺牲?闹革命,能怕牺牲吗?&rdo;
&ldo;当然咯,&rdo;黎纪纲立刻接过话题说:&ldo;一个人倒下去,千万个人站起来!这点,我们的看法完全一致。&rdo;&ldo;我是说,&rdo;郑克昌解释道:&ldo;有人牺牲,就应该有更多的人补上去。我们也应该作些更实际的工作……至少,以后回想起来,无愧于我们所处的时代。&rdo;
郑克昌的话,引起了陈松林的共鸣,他忍不住在床铺上狠狠地击了一拳。
&ldo;真的,我倒很想到农村去!&rdo;
郑克昌抬起头来,望着他,没有插话。黎纪纲立刻兴致勃勃地接了上来,估计着说:&ldo;华为离开学校了。听说他是川北人,不知是不是回乡去了?&rdo;
&ldo;华为‐‐我们大家都一样,哪里需要,就该到哪里去。&rdo;陈松林心直口快地讲出自己的见解。
黎纪纲听后,沉默了一会,不以为然地说:&ldo;到哪里都一样。可是,难道重庆就不需要人手么?说心里话,我就是有点小资产阶级情调,朋友好了,真舍不得分开……&rdo;&ldo;有什么舍不得?&rdo;陈松林乐观地回想起华为和他分手时,背给他听的两句唐诗,便念了起来:&ldo;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rdo;
&ldo;对,&rdo;黎纪纲点了点头,&ldo;你的话对我有启发,我们应该这样,永远自强不息!&rdo;
静听着的郑克昌,用友爱的声音,向黎纪纲说:&ldo;你们都成了书呆子,一个引经据典,一个要&lso;自强不息&rso;!表哥,小陈又不是真的要离开重庆,你何必那样惋惜?我倒觉得能够远走高飞,才像一个有志气的青年。啊,《彗星报》该明天出版,你的稿子才写了一半……&rdo;
&ldo;你快写稿子吧,我不耽搁你们了。&rdo;陈松林拿起几本他们刚还他的书,站起来,准备要走。
&ldo;好吧,我就不奉陪了。&rdo;黎纪纲在桌边坐下来,抽出了钢笔。他皱着眉头思索了一下,像想起了什么似的,忽然对陈松林说:&ldo;小陈!办文艺刊物的事,筹备得差不多了吧?&rdo;
提起这件事,陈松林倒有些为难了。因为甫忠高忙了好久,还没有把经费凑够。今天,黎纪纲又问起办文艺刊物的事,陈松林一下不知该怎样回答。他知道,黎纪纲对办刊物的兴趣是很高的,愿意写稿,也愿意参加编辑工作。他只好无可奈何地说:&ldo;还是经费有困难。&rdo;
&ldo;想办法。大家一起想,总会有办法的。&rdo;黎纪纲顺手抽出几张稿笺,放在面前。&ldo;小陈,我要赶写社论,明天《彗星报》该出刊了。&rdo;
&ldo;我陪你出去,&rdo;郑克昌慢慢站起来,&ldo;宿舍里闷得很,我们出去走走。&rdo;
一路上,陈松林想着甫志高筹办刊物所遇到的困难,一直心事重重。郑克昌关切地安慰他,过了一会又说:&ldo;我还有点办法。我在邮局里,有几个爱好文艺的朋友。我去找他们谈谈。&rdo;
&ldo;不要找人。&rdo;陈松林说:&ldo;实在没有钱,就等些时候再说。&rdo;&ldo;那就这样办吧!&rdo;郑克昌热情地告诉小陈,&ldo;天气渐渐暖和了,我把大衣拿去卖掉。&rdo;
&ldo;不,你连职业都没有,还能要你的钱!&rdo;
&ldo;小陈!&rdo;郑克昌诚恳的声音,变得更坚决。&ldo;我对文艺有兴趣。办刊物,是我们的共同理想!&rdo;
第二天一早,郑克昌瞒着陈松林,带了大衣、铺盖赶进城去。回来,带着一卷钞票。一进书店,就把钱塞到陈松林手里,自己一文也不留。
陈松林激动地说:&ldo;这怎么行?这怎么行?&rdo;
陈松林很快就把这件事向甫志高报告了。
&ldo;他一个铜板也不留,自己吃什么呢?&rdo;甫志高最初也感到意外,随嘴问了一句。可是,接着又兴奋地笑起来。他很赏识郑克昌,并认为这种支持,正说明了群众对进步文艺刊物的迫切需要,因此,他决定加紧筹备。甫志高拿出了已经凑集到的一笔钱,叫陈松林先买下一批纸张,作好办刊物的一切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