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他们(清国政府)警告你们放弃走私贸易,你自己不愿停止,他们便有权把你们从他们的海岸驱逐,因为你固执地坚持这种不道德的残暴的贸易……在我看来,正义在他们(中国人)那边,这些异教徒、半开化的蛮族人,都站在正义的一边,而我们,开明而有教养的基督徒,却在追求与正义和宗教背道而驰的目标……这场战争从根本上就是非正义的,&rdo;
&ldo;这场处心积虑的战争将让这个国家蒙上永久的耻辱,这种耻辱是我不知道,也从来没有听说过的。现在,在贵族老爷(麦考雷)的庇护下,我们的国旗成了海盗的旗帜,她所保护的是可耻的鸦片贸易。&rdo;
&ldo;幸运的是,由于璞鼎查爵士的艰辛努力,不列颠战争与这种恶名昭彰的毒品不再被人们联系到一起。鸦片贩子的损失就由他去吧。重要的,我们获得了贸易的权利,打开了清国的市场,并创造了一个伟大的理念,市民待遇。并以开放性条款的方式,将欧洲国家纳入这一体系,从而让不列颠的商品,能够轻而易举的越过中欧小邦的关税壁垒。&rdo;
&ldo;贸易所到之处,国旗随之而来。随着我们的贸易之剑,不列颠必将统治世界,美国南方成为我们的棉田,南美洲使我们的牧场,印度人是我们的金矿,清国人为我们种植茶叶,制取生丝……&rdo;
格莱斯顿的演讲慷慨激越,渐渐地调动了议员们的情绪,让他们激动起来。
然而,就在托利党席位的前方,罗伯特皮尔爵士正和自己的爱徒迪斯累利窃窃私语。
&ldo;威廉越来越沉浸于他那套自由贸易说辞了。而我们托利党,是真正的帝国党,我们力主直接的,血与剑的征服。&rdo;迪斯累利说道。
&ldo;在阿富汗战争出现转机之前,内阁很难说服国会同意,再发动一次对清国的远征了。&rdo;罗伯特皮尔爵士说,&ldo;他要推动自由贸易,也可以试试。&rdo;
&ldo;那改组托利党的事情怎么办?&rdo;迪斯累利有些着急了:&ldo;保守党,帝国派,自由市场理念与帝国统治完全格格不入。&rdo;
&ldo;改组的事情,不是一直你在负责吗?&rdo;
&ldo;是啊,但威廉这样高调的推动自由贸易,党内的一些人也倾向于他。那如何贯彻保守的,神圣的帝国意志?&rdo;
&ldo;我亲爱的本杰明,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坏主意了?&rdo;罗伯特皮尔爵士慈祥的笑了。
呼唤红票,收藏。请大家多发书评
正文69惩罚
更新时间:2010-10-159:38:08本章字数:2118
我亲爱的本杰明,你是不是又有什么坏主意了?&rdo;罗伯特皮尔爵士慈祥的笑了,&ldo;也许。威廉格莱斯顿脱离我们,是上帝的意志。&rdo;
&ldo;我在想,根据新的和约,我们将向清国上海派遣一位公使,我认为威廉格莱斯顿先生非常适合这个职务,他可以亲自去上海,推行自由贸易,用自由贸易征服清国。这是他的理想,对吧。&rdo;
罗伯特皮尔爵士笑了,格莱斯顿和迪斯累利号称双星,是英国政坛下一批的领军人物,现在,迪斯累利要把格莱斯顿小朋友踢出伦敦的小圈子了。
&ldo;为什么不呢?&rdo;罗伯特皮尔爵士问自己,&ldo;政治的强者,往往诞生于历史的风浪之中。既然格莱斯顿将自由贸易看得如此伟大,那么押上自己的政治生命,不是理所当然的事情吗?&rdo;
哗哗哗……格莱斯顿演讲完了,议会中想起了雷鸣般的掌声。罗伯特皮尔爵士站起来,向着议长示意。
&ldo;恭迎首相大人。&rdo;
罗伯特皮尔爵士来到讲台上,以中立的态度阐述了自己对条约的看法,随后,他俯下身,向着前方问:&ldo;格莱斯顿下议员,如果让你放弃下议员职位,而前往清国,亲自推行自由贸易,你愿意吗?你愿意为自己的理想牺牲吗?&rdo;
格莱斯顿一愣,随即站起身来,大声说道:&ldo;如果成为第一任驻清国公使,荣幸之至。&rdo;
啊……议院中一阵大哗。
从议院中出来,人们仿佛都有意避开格莱斯顿,包括那些平日视他为偶像的后座议员们。格莱斯顿面色如常,拿着手杖离开了。
第二天,某间茶室里,格莱斯顿和迪斯累利对面而坐。
&ldo;本杰明,你占了先手,把我暂时踢出了伦敦的小圈子。但我要告诉你,我会回来的。&rdo;
迪斯累利带着绅士般矜持的微笑,带着胜利者的口吻说:&ldo;是啊,威廉,格莱斯顿阁下,千万别泄气。你知道,我一直在泰晤士报上连载一本小说,《年轻的公爵》,以你为主角原型的。我想到了新的情节。新的一章叫《双星》&rdo;
格莱斯顿插嘴说:&ldo;你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我们都还在上大学,还是朋友,现在我们都有资格进内阁了,这本书还没写完。&rdo;
&ldo;别打岔,听我说,新的情节是:一位不列颠的希望之星,作为使节前往东方帝国。然后学习了东方文明的先进之处,随后回到英格兰,和他一位早年的好友,现在的仇敌‐‐也就是我啦,进行宿命的对决。格莱斯顿阁下,你觉得这样是不是很传奇。&rdo;。
&ldo;本杰明,你写小说写昏头了吗?向我们这样已经能够造一千马力蒸汽机的国家,已经开始普及火车和电报的国家,大规模种痘控制了天花的国家,广泛采用燧发枪和滑膛炮的国家,海军和陆军中的大部分校官是伊顿公学的毕业生,将门云集的国家,拥有东印度公司,英格兰银行等等强可敌国的理事会的国家,派出我为特使,去东方,当然要输出资本,掠夺原料,倾销商品,剥削劳动,把清国那种落后三百年的野蛮人榨得渣都不剩。还什么回国宿命的对决。好吧,说点实际的,你能在我回到英国之前,把《年轻的公爵》这本书完本吗?&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