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尤其是人,无论变化多么大,总是会留下些和他过去相似的地方。那可能是他的笑。也可能是他的哭。还可能是他恼怒时的样子等等。我们其实正是从这些依稀的方面得出结论‐‐某一个成年人确实是从某一个孩子长大的。否则,社会后来对某一个人的内调整加上外包装,将会使我们大大地怀疑我们小时候的一切朋友,不过都是产生于我们头脑中的梦幻罢了。
尽管三天前我们在那家高档饭店的豪华单间里终于互相认出后,他每望我一眼也似乎总在笑,但那是&ldo;后天&rdo;的翟子卿的一种笑。准确地说更是一位被众星捧月似的口口声声叫作什么&ldo;华哥&rdo;的&ldo;大款&rdo;的笑。那笑有太多的被他们一致公认他像极了那个叫&ldo;詹姆斯&iddot;史都华&rdo;的美国佬的成份。
尽管在他家里他也对我笑过,但那仿佛是一种主人对客人的笑。充其量表示的是欢迎,而不是亲情。笑时有&ldo;但愿你生活得比我好&rdo;的意味儿。并且,他心里显然明明知道,我这辈子只怕是永远达不到他那么高的生活水准了……
我忍不住说了这样一句话:&ldo;子卿,你笑得还像你小时候那样!&rdo;
他的笑渐渐从他脸上消失了。
他问:&ldo;怎样,……&rdo;
我想了想,一时想不出一个更准确的词回答他,便岔开话,反问:&ldo;如果你现在还能挤出点儿时间看书,你希望看些什么书?&rdo;
他说:&ldo;关于富豪人物的传记。我对虚构的书早已逆反。书摊上都在卖一本《港台十大富豪发迹秘史》,卖得挺火,再版多次,你看过没有?&rdo;
我说我没看过。
他说他买了一本。说很值得一读。希望我也买一本研究研究‐‐他用手指点点那本《黑衣儒侠》:&ldo;这类书我连翻也不翻。这类书是为那些民工、农贸市场的小摊主,守电梯的女工们出的,有什么看的?纯粹浪费时间和精力!&rdo;‐‐又点点那本《麻衣神相》:&ldo;这类书也纯粹是印满了铅字的废纸。这类书我曾研究过不少。不是看。是对比着研究过。宣传的全是尊贵贫富由命定的迷信。这本抄那本,那本抄这本。幸亏我不信,才有我翟子卿今天……&rdo;
我注视着他说:&ldo;子卿,我应该感激你。我对文学的热爱,是由于当年受你的影响。&rdo;
他也注视着我问:&ldo;你说的正话还是反话?&rdo;
我说当然是正话了。干吗说反话啊?
他沉默片刻,又像方才那么一笑。更准确地说,是又像当年那么一笑。那一种笑很天真。很无邪。仿佛是刚刚从人的心灵里诞生出来的某种带有本身光彩的东西,还丝毫也没有被我们这散布布满了尘埃、污秽、细菌和病毒的世界所污染,只有纯情少女才会那么笑。而且只有小说中的或影视中的。子卿那么笑时有几分女性化。那可以认为是一种&ldo;返朴归真&rdo;的笑。我时常觉得我们如今的人,连笑都现代化起来了。都带有&ldo;后工业&rdo;的意味了。仿佛是从工业流水线上或从电脑中借鉴到人脸上的。不论男女,从十七八岁起就已经不可能天真无邪地笑了似的。一直到死也不可能了似的……
子卿说:&ldo;首先靠的是你的天份。当年,两个中学生,两个半大孩子,哪儿能谈得上谁影响谁啊!……&rdo;
他将&ldo;影响&rdo;二字,说出几分强调的意味儿。仿佛他并不情愿承认。而当年的他的确影响过当年的我,尽管那可能并非是他的愿望。但那是一个事实。我不明白他为什么想要否认那样一个事实。
先上来了一盘冷菜。他端起了啤酒。我觉得他在透过杯中泛着微小气泡的橙黄色的液体,胸有什么城府地审视着我。
我也端起酒杯,和他的杯碰了一下,同时肯定地说:&ldo;能……&rdo;
他向我摇了摇头:&ldo;那不过是你的主观结论罢了。&rdo;
我们彼此对视着,各自无声而饮。
放下杯,我又说:&ldo;你忘了?你当年曾对我讲过这样一个寓言‐‐有两个人,一个人一门心思挣钱,另一个人一门心思写作。后来一门心思挣钱的人,用他挣的钱盖了一座大厦,而一门心思写作的那个人,呕心沥血,写成了一部书。几个世纪过去了,大厦倒塌了,而书流传下来了……&rdo;
他说:&ldo;我讲过的吗?&rdo;
我说:&ldo;你讲过的。&rdo;
他说:&ldo;我不记得了,一点儿都不记得了。&rdo;
他说得那么庄重,甚至有些庄严。
我说:&ldo;我记得。&rdo;
他试探地问:&ldo;你后悔了吧?&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