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尚不懂玄术,只知事出反常必有妖。
而道门也找上门来。
梦魔以为是和尚告密,气得当场杀了他。和尚却拼着最后一口气,指引他从后门逃走。
梦魔始知杀错了人。可他不敢回去救他,更不敢回头再看一眼。
从此他再也没杀过佛门弟子。
这段过往梦魔没有略去。他亲自扮演了幼年的自己,和尚把他从角落里扶起来,问他一句:&ldo;孩子,你多大了?肚子饿不饿?&rdo;
和尚是普渡寺的住持,法号无海。他花白了胡子,满脸的褶子,笑起来跟弥勒佛很像。只是并不常笑‐‐要保持宝相庄严。
无海没有强迫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剃度。他对梦魔非常疼爱,如同一位祖父。可是疼爱中又带着疏离,正如高高在上的佛祖。
无海始终觉得自己在救贫救苦,从来没有把梦魔放在跟自己平等的位置上。他以为梦魔只是个小孩子,殊不知他的心智已经可以分清亲疏。
梦魔时常会问无海:&ldo;为什么他们要做早课?做完你还会夸他们。&rdo;
你从没有用那种眼光看过我。
无海答不出来。他总不能说,我觉得你没有慧根。
后来回想起来,梦魔始终记恨在心,哪怕无海救了他的性命。
他认为佛门对他不善,没有众生平等地救苦救难。
重遇一次,他想知道黑龙有何高见。
梦魔很快认出来无海是白雁。
他有些失望:他其实更想与黑龙较量。
他知道她自残伤重,只能期望白雁有些创意。
这次无海一把梦魔带回普渡寺就问他愿不愿意出家。
梦魔装模作样地摇头:&ldo;我不想做和尚。&rdo;
无海拉着他的手,摸了摸他的头:&ldo;那跟着我念经好不好?&rdo;
梦魔发现自己真是低估了白雁。他居然能诵佛经,也通佛法,虽然偶尔会歪理十八条。
梦魔问他《金刚经》的最后一个四句偈:
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他的回答是‐‐
&ldo;讲个故事。&rdo;
白雁讲了一个爱情故事。
说从前有一个书生住在破庙里,夜间时常听见女子的笑声,以为自己遇见了什么精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