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边的一位男子惊喜地拿起另一个酒瓶:“这首是我写的。”
众人惊喜连连,又看到握着的酒杯底,在酒液倒入的时候,会浮现朵朵花瓣。
各色花瓣争相绽开,仿佛装了一整日春日。
几个人大开眼界,纷纷称赞。
一个削瘦男子说:“我今天来可是冲着飞鸿居的十色笺来的,用酒制出的信笺我这还是第一次看到。也不知道这信笺卖不卖?”
“不卖。”温迎走了过来,笑着说,“不过若方大人能在楼里留下一首诗,那信笺便送与公子。”
崔临他们朝问温迎看过去,温迎今日穿着一身浅紫色衣衫,未着粉面,头上也只簪着一个木簪。
但整个人气质出尘,裙摆微晃,飘然如仙。
崔临忽然脸颊莫名发烫,眼神也不敢乱看。
姓方的男子问:“温姑娘,这以诗换信笺,是怎么个换法?”
“飞鸿居的三楼便是诗阁,挂着的都是历来名家诗作。几位大人若是有兴致,可以题上一首诗。”
“好,我来。”方大人兴致勃勃地往楼上走去。
崔临也好奇,几个人一起上去了。
温迎没有作陪,而是让酒楼里的伙计,拿着笔墨纸砚跟了上去。
这时杜盛走过来,温迎道:“以后楼里可以举办评诗会,谁的诗好,便悬挂在诗阁里,供来往的人瞻仰。”
“这个好。”杜盛眼睛一亮,立马嗅到了里面的门路。
若飞鸿居的名声打出去了,以后就是那些学子求着他们,将他们的诗挂到楼里。
而且他们还会以自己的诗词,被挂在飞鸿居而自豪。
就像黄鹤楼一样。
他们完全可以在京城,再复刻一个“黄鹤楼”。
温迎提了一句,剩下的就交给杜盛了。
温迎需要飞鸿居来给她积攒人脉,却不代表她大事小事都会插手。
*
飞鸿居开业,范莫寒是从同僚口中知道的。
同僚收到了帖子,兴致勃勃地拉着他一起去看。范莫寒心中微异,因为温迎没有给他送帖子。
温迎给那么多人下了帖子,却唯独没有给他下帖子。
“范兄,以前我们想喝桂花酿得去你府上喝。如今好了,飞鸿居有卖的,以后我们想喝多少就能喝多少了。”
“不过范兄喝了这么多年,估计都不稀罕了吧?”
范莫寒尴尬地笑了笑,没有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