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朝换代对于京城百姓来说,生活似乎没有什么变化。
早早开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皇城根底下锦衣卫东厂的番子多,控制得严,这句流言京师百姓听得少,所以也没有多少期待。
他们唯一期盼的是这支部队不要劫掠太过盘剥太狠。
就目前而言,大顺军将士在京城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还算不错。入城第三天,新成立的大顺朝就宣布三年免征,与民休养。
进城的顺军白帽青衣,负箭御甲,衔枚疾走,街道上遇到百姓,只要百姓避开一边,顺军也不诘问。
想到以后朱家天下就要换成李家天下,这些顺军将士说不定就是以后的御林军,能传几代人的衣食无忧,甚至有不少京城百姓主动与顺军将士结亲。
对于散布在京城的那几千官吏来说,日子就不那么好过了。
大顺军早有军令发下,在京文武官员,需主动向大顺军投报职名,愿意为官的量才擢用,不愿的也可以放其回乡。但若有隐匿民间的官吏,其藏匿的人家与邻居一概诛杀!
所以在京官员都主动报名,在顺军刀刃威逼下瑟瑟发抖等待裁决。
这些官僚中,三品以上官员大顺军基本不予录用,至今为止大顺军录用的官吏不过百余名,其余都分发到各处军营中追赃助饷。
追赃助饷也是明码标价,内阁大学士白银十万两,尚书及各部门堂官白银七万两,科道及员外郎白银五万两,翰林一到三万两,其余小官几千两不等。
至于在京那些与国同休的勋贵以及皇亲国戚,就没有定额了,非得榨干最后一枚铜板才行。
一时之间百官哀嚎一片,其家人上下奔走筹措银两。
张缙彦已经算是投降得早的了,依然没有逃脱此劫。他作为兵部尚书,要交七万两银子才能赎身。
七万两银子也不是小数目。他家中现银只有八千两,距离七万两还有很大的差距。
张缙彦为官十三载,他也不是什么出淤泥而不染的清廉之士,从州县到京官,也没少借着自己的官身捞钱。
可是他到手的都不是现银,大多数都是在家乡购置的土地田产,也有一些文玩字画金珠宝玉。
想要将这些东西换成现银,即便是在和平年代也需要很长时间,何况如今这兵荒马乱的时局。
就连京城那些大字号的当铺,在这时节也像乌龟一样缩了起来。
张缙彦的儿子张煦求爷爷告奶奶,才换来五百两银子,一刻不停的跑到马重僖军营中交上银子,求肯管事能让自己见父亲一面。
追赃助饷这种事马重僖都交给自己手下一名掌旅负责,自己只管看账目。
掌旅翻了翻账本,慢条斯理的说:“到现在才交了八千五百两银子,离定额可还少得多呢。”
张煦连连作揖道:“军爷行行好,家里已经在凑钱了,只是七万两银子数额巨大,一时半会实在凑不齐。”
“凑不齐?堂堂一个兵部尚书,不知道喝了多少兵血,会凑不出七万两银子?”
“看来还是打得轻了!”
张煦又哀求几句,还奉上一锭银子,这名掌旅才放张煦进入营中去见张缙彦。
军营中没有监牢,顺军用木头建起栅栏,将分给他们营的几十号官吏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