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的另类史》作者:梅毅赫连勃勃大王【完结】
内容简介
明朝社会,自上而下,自始至终,爱恨骋意,倨傲以狂,狂放自适,嬉乐贪欢,由此促使个体欲望和群体欲望的无限放纵,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 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欲,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欲,明英宗朱祁镇、明武宗朱厚燳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欲,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爷孙财迷心窍的贪攫欲,明熹宗朱由校放任自流的y乐欲,明思宗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时,在这些迷狂帝王的欲海中,李善长以营党欲,朱高煦以篡夺欲,王振以虚荣欲,刘瑾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以求权欲,魏忠贤以变态欲,李自成、张献忠以残虐欲,吴三桂以私情欲,无遮无掩、放荡恣肆地在近三百年间狂暴地躁动,横溢泛滥,莫有止息。最终,欲望湮没了一切,家倾国亡,同归于尽。
作者简介
梅毅(赫连勃勃大王),男,天津人,现居深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研究生毕业后,从事金融工作十余载,致力于资本市场研究工作。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站不做任何负责版权归原文作者!
序言纵欲的困惑‐‐明朝灭亡的历史悖论
回首当年,绮楼画阁生光彩。朝弹瑶瑟夜银筝,歌舞人潇洒。一自市朝更改,暗销魂,繁华难再。金钗十二,珠履三千,凄凉千载!
这阕《烛影摇红》丽词,乃明朝南都陷落之际松江美少年夏完淳的感时伤怀之作。绮楼盛境,帝国繁华,转瞬间皆成梦忆,不能不让人扼腕慨叹。
明朝,是一个欲望自始至终都勃勃膨胀的年代。
其实,欲望,绝非一个贬义词。人之所以为人,欲望乃基本的原始驱动力。中国社会,从历史的经验大体上讲,一向对&ldo;人欲&rdo;采取优容的态度。遥想圣人孔子,曾侃侃言曰:&ldo;饮食男女,人之大欲存焉&rdo;,肯定了人生的基本欲望。即使是给后世人以刻板说教印象的理学宗师朱熹,他所谓的&ldo;存天理,灭人欲&rdo;,原本的指向是要求帝王敬理克欲,并不是板着面孔训斥一般士民来压抑基本的欲望。
明代以来,&ldo;童心说&rdo;、&ldo;性灵说&rdo;、&ldo;情教说&rdo;等哲学思cháo,都是不断呼吁人们要打破禁欲的桎梏,鼓励众生去追求人生的欢乐,并竭力尊崇人之为人的情感意志。
可惜的是,抛开明代后期非君抑尊思想的进步意义不讲,明朝社会,自上而下,由始至终,爱恨骋意,倨傲以狂,狂放自适,嬉乐贪欢,最终皆归并成为个体欲望和群体欲望的无限放纵。
个体性和社会性欲望的无限膨胀和放纵,最终导致了明朝的灭亡‐‐明太祖朱元璋刑网四布的统治欲,明成祖朱棣骇人听闻的杀戮欲,明英宗朱祁熄、明武宗朱厚照毫不负责任的嬉乐欲,明世宗朱厚熜、明神宗朱翊钧爷孙财迷心窍的贪攫欲,明熹宗朱由校放任自流的y乐欲,明思宗朱由检刚愎自用的控制欲;同时在这些迷狂帝王的欲海中,李善长以营党欲,朱高煦以篡夺欲,王振以虚荣欲,刘瑾以把持欲,严嵩、张居正以求权欲,魏忠贤以变态欲,李自成、张献忠以残虐欲,吴三桂以私情欲,无遮无掩、放荡恣肆地在近三百年间狂暴地躁动,横溢泛滥,莫有止息。最终,欲望湮没了一切,家倾国亡,同归于尽。
明朝的&ldo;纵欲&rdo;之风,完全是&ldo;贵己贱人&rdo;的放纵。此种纵欲,竭性慢人,既非兼爱,又非尊身。各种人群在追求一己之利的同时,聚滴成cháo,最终成为淹没一切的天下大害。
在这个纵欲成风的时代,人的价值并非因追求有所升华,个体缺失反而成为整个时代的人性普遍特征。纵观&ldo;社会良心&rdo;的士大夫阶层,负性、好刚,使气、矜夸、孤傲、浮躁,成为最为显著的性格特征。即使在他们淋漓挥洒的诗文中间,我们看到更多的是戾气而不是霸气,是狂狷任性而非个性张扬,是浮躁阴鸷而非明朗任侠,是纵情放荡而非率情求真。
于是,在纵欲快感喷she之后,迷惘、孤寂、苦涩、失落、忧郁、凄苦一拥而上,理性与克制成为了真空,道德感被从社会人群中抽离几尽。
内忧外患之中,网罗高张之下,酒醉金迷之间,危机日甚,直至于亡。
万历年间《顺天府志》中所描写人欲横流、穷奢极欲的社会现象,即使对于今天也极富警省性;
&ldo;风会之趋也,人情之返也,(开)始未尝不朴茂。而后渐以漓,其流殆益甚焉。(社会)大都薄骨肉而重交游,厌老成而尚轻锐,以宴游为佳致,以饮博为本业。(人民)家无担石(之储)而饮食服御拟于巨室,囊若垂罄而典妻鬻子以佞佛进香。(更)甚则遗骸未收,即树幡叠鼓,崇朝云集。噫,何心哉!德化凌迟,民风不竟。&rdo;
明朝一代,自1368年至1644年,共二百七十七年历史(明朝年代计算有多种说法。崇祯帝死后,南明有福王、鲁监国、唐王、桂王等政权一直延至1662年。如果算上奉明正朔的台湾郑氏政权,即可延至于1683年。但从&ldo;大一统&rdo;观念看明朝,其终止年代应为1644年)。
近三百年间,处于晚期封建社会嬗变时代的明王朝,仍然有它本身自盛而衰的宿命过程:自洪武元年(1368年)至&ldo;土木之变&rdo;(1449年)的八十余年间,为社会经济重构期;自正统十四年&ldo;土木之变&rdo;到正德末年的七十多年,是明朝统治经济自我修复和调整期;自正德、嘉靖相交之际到万历中前期,乃商业经济新变化社会相对稳定的变革期;自万历中后期到崇祯末年(1644年)的半个世纪,乃社会土崩瓦解一步一滑落的溃决期。
总体上讲,除了朱棣&ldo;靖难&rdo;篡位内战以及最后十几年内外交困大战的两个时期外,明朝二百多年间的对外武装冲突和境内离叛都不算严重,持续时间也不长。从&ldo;大局&rdo;上观察,明帝国社会大多时间段内处于稳定和平稳发展之中。明朝中央政权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营积极有效,对内政令推行顺利,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文化传统方面极具总结性并传承空前。
但是,明帝国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如果放置于当时世界意义的大舞台上观察,就难免显得逊色。特别是在火器制作、天文地理、历法运算等自然科学领域,大明王朝因中央帝国固步自封的意识,已经大大落后于时代。而且,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的全球,是世界性的地球大发现和大航海时代。当郑和的辉煌远航被当作滥费国帑而遭故意尘封之后,中国人的冒险意识和进取精神,逐渐皆为泱泱大国心态和科举场屋钻营所遮蔽。放纵享乐的低俗欲望,取代了原先勃勃拓展的高尚萌动。
成熟文明的崩溃,并非在于社会与个人陷于纵欲状态下的麻木不仁。而且,所谓的王朝宿命周期性也仅仅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暗喻。明朝的灭亡,同样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渐进的过程。但它在僵卧不动的边缘没有坚持太久,突如其来的内部崩坍和蛮族外力结束了在旧时代的踽踽独行:农民战争的巨大消耗与女真蛮族令人瞠目结舌的突然崛起,终于把大明王朝在极短时间内推入了历史的深渊之中。一种长期平稳发展的文明,终于沦为充满暴力与血腥的末世。这个并不十分邪恶的旧时代,被白山黑水之间的屠龙骑士们最终用刀剑刻划上了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