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跑时不忘叫嚷:“是桓容!幽州刺使桓容,水煮活人,喜食生肉!”
叫嚷声越来越大,战场上很快变得乱糟糟一片。
许多氐兵不明白情况,却也无暇去问,只能跟着一起跑,直接-撞-翻了杨安设置的“督战队”。
城下的氐人四散奔逃,攀上城头的氐人孤立无缘,很快被打起精神的州兵包围斩杀。至死仍不明白,大好的局面,明明晋人撑不住了,怎么忽然间天翻地覆,一切都变了?
杨亮父子身披甲胄,手持长剑,一人守北门,一人守东门。至于西门,则交给州中别驾和弓马从事。
此战凶险,远远超过之前诸回,众人以为必死,已做好与城共灭的准备。不想援兵竟及时赶到,且出手即是不凡,几轮箭雨之后,一个照面就将氐人吓退。
杨亮站在城头,看着箭雨笼罩战场,看着幽州骑兵从侧翼冲杀,步卒列成战阵,长-枪-斜指,目测枪杆比寻常超出一半。
骑兵的作用在于掠阵而非杀敌,战阵才是斩杀氐人的利器。
凡是-枪-阵经过,氐人要么逃跑,要么被扎成血葫芦。
有悍不畏死的扑上前砍断枪杆,杀伤州兵,对整个战阵却是不痛不痒。一个州兵倒下,缺位立即有人填补。
战场之上,胜利的天平一夕转换。
幽州州兵组成的战阵犹如车轮碾过,沿途氐人接连死于-枪-下,留下一条恐怖的血路。
“嘶——”
见此情形,杨亮倒吸一口凉气,下意识抓紧城砖。
他见过桓元子带出的西府军,同这支州兵截然不同!
这支军队前行时,不闻任何喊杀声,唯有无尽的沉默,沉默得让人脊背发麻。
“这究竟是何人的练兵之法?”
不等他想明白,又一支队伍出现,领兵的赫然是高岵。
与竹枪阵不同,高岵所列战阵貌似稀松,从上空俯瞰却如一面八卦,只要闯入其中,定然十死无生!
这样的战阵已同高岵祖上传下的略有不同,但杀伤力明显更大。
经过演武场的较量,再再证明这点。
然而,这是首回临战,与氐人短兵相接,高岵不敢大意,也来不及将阵型布置完全,只能依照桓容的命令,趁□□阵拖住氐兵,飞速绕到氐兵身后,仓促设置拦截,将逃窜的氐兵从中截断,跑得不够快,统统留下!
杨亮在城头看得分明,不由得一阵心惊,冷汗直冒,握住剑柄的手不断攥紧,用力得指关节发白。
“桓氏,桓氏!”
战场上,杨安也是心头发沉,从惊讶到惊惧,不过短短数息。
骑在战马上,目及城下厮杀,他能判断出,晋兵列成的战阵并不完全。如果有充足的时间,正面拼杀,自己麾下的几千人怕要折损大半。
“撤兵!”
眼见几百氐兵被截,前有战阵后有追兵,九成是救不出来,杨安当机立断,下令撤兵。留三百人断后,余下全速撤退。
桓容接纳贾秉建议,没有下令追击,而是将断后和被截的氐人全部拿下,随后命骑兵警戒,步卒开始清扫战场。
喊杀声很快消失,战场只留下倒伏的尸身和断裂的兵器。
几匹战马断了前腿,嘶鸣着想要站起。
专门照料战马的健仆查看之后,对州兵摇了摇头。后者会意,一人抱住战马的脖颈,掌心覆上战马的眼睛,另一人举起长刀,伴着刀锋落下,嘶鸣声戛然而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