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你起了,我去师父家一趟”胡灵儿说“麻烦嫂子照看下,我一会儿就会。”
坐着驴车去东城,到的时候见人正往车上放包裹。
“毫针,师父这是要启程了吗?”胡灵儿问背着药箱的大孩子。
“大小姐来了,老爷、太太、小郎君正在用饭”被称呼毫针的是个十四五岁的大孩子,是老王大夫的僮仆。
“以后喊师姐”胡灵儿说“你跟师父禀报声,问师父他老人家可有时间见我。”
“大小姐,您在这儿稍等”毫针领她到厅堂外面,自己进去禀报。
“让她滚进来”厅堂里传来中气十足的声音。
胡灵儿见毫针出来,笑着说“我听见师父让我进去。”
“那您快进去吧!”毫针说道。
胡灵儿挎着篮子进厅堂行礼道“给师父师母请安,昨个听师弟讲您老今天要去小陶庄,今早做了些豆干,请师父师母尝尝。”
“你这架子比我这当师父的还大,老夫哪敢让你来看我”老王大夫用言语刺她。
“师父啊不是徒弟不想来,是出了纰漏,徒儿忙着堵窟窿,您和师母大人有大量,别跟我一般见识”胡灵儿说道“等这买卖理顺了,我再向您老详细讲一遍。”
“我听玉泉说掉了银子,破财免灾”老王大夫说。
“徒弟也希望是”胡灵儿说“这是新做的豆干,师父师母尝尝还可口。”
“你这孩子还没用饭吧!吩咐厨房做碗馄饨”王师母说道。
“师母不用了,我还要赶着回去”胡灵儿说“最近忙离不开人,改天我再来。”
“走吧,先去办正事,别在这儿耽搁”老王大夫撵人。
胡灵儿离开东城又往回赶。
回到豆腐坊,发现买豆腐的有几个眼生的妇人,真是越来越好玩了。
“婶子,您拿好”胡灵儿把豆腐碗递出去问“您在哪条胡同住,怎么看着眼生。”
“这不是听着磨坊胡同胡记豆腐做的好,来买两块”这婶子笑着说。
“婶子,你们若是买的豆腐多,我给您送家去”胡灵儿笑着边给街坊装豆腐皮边跟几个眼生的妇人说。
“嗨,穷苦人家哪能天天吃豆腐”有个妇人说“咱们走了。”
几人走后,窗前清闲起来,胡灵儿说“嫂子,我跟去看看。”
“小心些”赵嫂子坐在凳子上说。
胡灵儿没在胡同里转,而是去了市场,买了两个大包子后,向老板打听哪个胡同穷苦人多。
“柴火胡同、草席胡同”包子摊老板说完还指给她看。
她走到胡同斜对面的鱼摊边,看着四个妇人挎着篮子回来,三个去了柴火胡同,一人走进草席胡同。
买了一条鲤鱼提着回去。
“是哪条胡同的人”赵嫂子见她回来问道。
“市场边上的柴火胡同、草席胡同”胡灵儿说“嫂子,这鱼你拿回去。”
“看你又乱花钱”赵嫂子说“罚了月俸节俭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