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殷红是什么 > 第1章 得麟儿陈氏喜庆 追往事萧沈艰难甲(第1页)

第1章 得麟儿陈氏喜庆 追往事萧沈艰难甲(第1页)

南朝宋孝武帝大明四年,中秋节前十日,陈懿生于江东吴兴郡之长城县。陈氏乃长城大族,陈懿之父陈喆,表字长仁,即此时长城陈氏之家主。

那长城县位于太湖南岸,载籍有云:晋穆帝永和中,浔阳陶渊明外祖江夏孟嘉为令,为御海盗自嘉兴、海盐二县登陆进袭,孟率全县百姓,于县南筑长城以阻之,时人皆谓为始皇帝之举。彼书中又道:东晋长城县,今浙江长兴也,本名由拳,北界义兴,自义兴而北,经云阳、破岗渎、方山埭,即可至都,抵京邑二县——丹阳之建康与秣陵(作者按:由拳乃嘉兴原名,非东晋长城县)。

筑长城挡海盗不可信,正如长城也挡不住匈奴,孟嘉一代名士,不当无知若斯,且其外孙陶渊明之《故征西长史江夏孟府君传》中,亦不载此事。据时人——出身东晋南朝四大侨姓,即王谢袁萧:琅琊王氏、陈郡谢氏、陈郡袁氏、兰陵萧氏之一,名士陈郡袁山松《吴兴闻见录》:长城县北濒太湖,县北有长堤,长数里;土人传言,皆以为是江夏孟嘉为令时,率县民所建,号为长城,县名由此而来。如此则差强可信,毕竟袁在晋末曾任吴兴邻郡吴国内史,且博闻多识,当知左近掌故。

入晋之后,九品分流,士庶天隔。门第高华者,大抵引前代名人为先祖,如徐州士族琅琊王氏,引秦将王贲、王离——巨鹿之战中,双双败于项羽之灭楚秦将王翦之二子——为先祖,而自称前汉名臣王吉子阳之后。徐州另一士族兰陵萧氏,则引汉相国萧何为先祖,而称汉御史大夫、太子太傅萧望之之后。江东豪门吴郡张氏,则自称汉留侯张良之后。长城陈氏虽非士族,亦江东豪门大族,初自称楚隐王陈胜之后,后以陈胜终不胜,又自称颍川陈仲弓之后。如此等等,皆不知可信否。

颍川陈仲弓即陈寔,仲弓其字,汉末名士,即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门客编写,及向文人约稿而成之《世说新语》(作者按:此书本名《世说新书》,称新书者,西汉刘向已有《世说》一书,故名之为《世说新书》。据现代学者考证,此类文人之中,当有陈郡袁淑、东海鲍照等,袁当时或亦是刘义庆江州刺史属僚,但非门客;大诗人鲍照则因出身寒门,虽终而有义庆骑兵参军之授,初当为门客)中常见之陈太丘,称陈太丘,是因其曾任太丘长。太丘长即太丘县长。按两汉制度,万户以上县为大县,长官称令;不足万户为小县,长官称长,故太丘为小县。

长城亦小县,自晋至此时——南朝宋大明年间,江东吴兴郡之此县,始终未满万户,而荫户即隐没人口,则日益增长,遂使在籍编户越来越少。荫户本是编户,或因贫困不能偿债出卖耕地,或因租税杂调过重逃离故土,失地之后,不得已佃耕本乡地主之土,或背井离乡,至谋生较易之地佃耕,皆不复于朝廷户籍上自成一户,而是隶籍于地主之家,故称佃客,实际便是农奴。

自两晋之际中原丧乱,江东所称诸伧之黄河流域北人蜂拥南下,渡江麇集江左,此辈本是流民而客居——除部分由中原大族流民帅统领南来,一路皆有组织,可堪为兵,遂为建康晋廷倚为长城,被安置于都城所在丹阳郡东南之故吴毗陵典农都尉屯田区,且特设一郡即晋陵郡,诸如晋元帝之徐州乡党刘隗之彭城刘氏宗族,与徐州另一大族兰陵萧氏之宗族,皆为晋廷安置于晋陵,彭城刘氏在丹徒县,兰陵萧氏在武进县——除此辈之外,其余北来无组织复门第低微之庶人流民,大抵沦为江东大族之佃客。晋廷为笼络与自身同为流亡者的北来流民,而特于原有录名非流民之本地自耕农的黄籍之外,另立白籍,以原籍登记其户口,表明其客居身份。但因晋廷手中惟晋陵一郡之土地,承故吴毗陵典农都尉地为官有,而此孙吴之官府屯田区,乃多山土紧贫瘠之地,故虽在江东人口稠密之区,至汉末尚是榛莽,遂为孙权辟为屯区,江东大族无人问津,建康晋廷承之,乃可以之为安置地,招揽北来流民帅率其乡党部曲落户安居,为江左流亡政权张本撑腰,拱卫都城里的琅琊王司马睿和出身士族高门之王导、周顗辈。

北来流民之中,不受建康晋廷青睐之无组织者,与非司马睿乡党之非徐州人,大抵不能有幸落脚晋陵而有其耕土与宅地。无可奈何之下,此类北来流民,遂沦为江东大族豪门之佃客,与江东本土脱离其原本编户籍贯之佃客,皆成为不在建康晋廷以所属原籍建立的黄白两种户籍之上录名之荫户,沦为豪强荫庇之户口,受豪强役使,丧失人身自由,其人原为编户之时,基于所拥有之耕土应纳之租税,落入豪强手中,朝廷财政,因此日益贫困。

此一情形,亦由来久矣,乃前汉末年以来,天下兴亡之大端。自前汉昭、宣之后,失地贫民愈益增多,土地兼并愈益严重,贫农与地主之间,国家与豪强之间,矛盾愈益激化,遂有王莽代汉之后,不得已之托古改制。

王莽改制未获成效,朝野益乱,南阳豪强大族子弟刘演、刘秀兄弟诸人辈,遂以兴复汉室为由,率宗族乡党揭竿而起,乃亡新而建后汉。后汉开国君臣,皆出身豪强大族,与前汉开国布衣将相之局大异,虽三十税一之前汉制度犹在执行,但因自耕农民大抵沦为佃客荫户,遂使朝廷税收枯竭,而豪强庄园闭门为市,隐然诸侯矣!

后汉和帝以后,复有外戚宦官交替专权之事,实质却是出身豪强士大夫之外戚,与皇帝倚赖其私属之宦官,争夺朝权。士大夫的背后是豪强,宦官的背后是皇帝。延及党锢,皇权一时压倒或出身大族,或为豪强代言之士大夫之权,宦官代表隐然虚君之汉顺、桓诸帝专执朝权,其后乃有灵帝时西园八校尉之设。西园新军以宦官蹇硕统领,兼收出身宦官家庭之曹操,与出身士大夫豪强大族家庭之袁绍等为将,正是灵帝欲纠合宦官与士大夫两派,弥合其基于各自利益之分歧的举措,不单因为其时旧有各军战斗力低下之故,而贫民与当权执政者和豪强地主之间的矛盾积压已久,至此时终于爆发,不待张角发难,各地已皆有乱事。灵帝与其私属之宦官的一群,与公卿所出之士大夫豪强大族的一群,亟待团结以镇压贫民暴动,乃有西园新军之建立。至甲子年(西历184年)张角举义,虽越年被平定,分裂割据之局已成,遂亡后汉。

三国皆承后汉积弊而未除,待司马氏代魏建晋,正犹汉光武帝刘秀代新复汉,一切重回旧有。故便无八王五胡、永嘉丧乱之事,晋亦无可能长治久安。

此年宋孝武帝大明四年,江东吴兴郡长城陈氏数支之佃客,因自中原流民永嘉南渡之后稳步增长之故,至此已有南北原编户六千余户,皆沦为陈氏佃客。故吴兴郡中,亦称长城县为陈氏县。

陈喆之父陈宪,字大纲。宋孝武帝之父宋文帝元嘉二十七年春,北魏太武帝遣十万之众攻南北之间重镇——南朝汝南郡治悬瓠城。陈宪时以行汝南太守守城,兵才一千,却挫败了魏军攻势,杀敌数千,浮夸者甚至说此役南朝军队杀敌数万,自不可信。然陈宪率众艰难守城,确杀得魏军尸与城平,使魏主南伐计划一时搁浅,陈宪与其守城之长城陈氏家兵,因此名声大噪。

大明元年,陈宪病亡,独子陈喆袭父位为长城陈氏家主,然毕竟年轻,一时未能服众。至此长子降生,阖门大庆,仿佛皇太子降生,颇能为其父巩固帝位一般。长城陈氏家大业大,杰出子弟比比皆是,而家主以大宗嫡长子世袭,已历数代,虽皆受爱戴,到底因数代单传之故,虽免了兄弟争位,然在族中势单力薄,往往陷入种种危机,难以化解。

西晋建立之初,历汉末大乱与三国分裂之后,各地人口锐减,天下人口,只当汉一大郡,如南阳、颍川、汝南之人口。故其时政令,颇以人口繁衍为急务。晋武帝命男子十七、女子十四须婚配,否则父母有罪受罚,而官为媒妁强制结婚。嗣后政令一脉相承,国人皆早婚。南北朝虽为分裂之时期,但此一点南北方并无二致,一般女子十五六,男子十七八,都已成婚为人父母。陈喆此年已二十七,与发妻沈琰结婚已四年,沈夫人亦已二十二岁,却才诞下一子。

沈琰亦出身大族,且为名人之后,吴兴武康县人,即出身吴兴沈氏。武康沈氏与乌程丘氏、长城陈氏,同为吴兴大族。其父演之,乃宋文帝名臣,官至侍中、中领军。演之曾祖大大有名,即东晋以五百家兵守洛阳之沈劲。本来陈喆弱冠之年二十岁时,即可按婚约与其时十五岁正待行笄礼的沈琰成婚,不想沈演之忽然去世,沈琰须守孝三年,遂延后至沈琰十八,而陈喆二十三岁时。

陈喆喜得麟儿,如何不喜,立命张灯结彩庆祝。刚好十天后就是秋季大节中秋节,正好约好友且是连襟的萧顺之与其妻沈瑜夫妇,来长城盘桓。

萧顺之乃陈喆至交好友,邻郡晋陵武进县人,出身中原名门望族兰陵萧氏,娶吴兴沈氏家主沈璞爱女沈瑜为妻。陈喆妻沈琰当年丧父之后,因无长兄叔伯,遂托庇于身为其同族叔父的沈氏家主沈璞。沈璞虽丧偶未娶,家中无主妇,然其女沈瑜不但将家中琐事打理得井井有条,且对移居家中的族妹沈琰关怀照拂备至,大慰沈璞平生。

沈璞亦视琰如己出,甚至因此推迟其女与萧顺之婚期至两年之后。两年之中,瑜琰二女朝夕相处,情逾姊妹。沈琰守丧期满,婚事自然由沈璞主持,故世人视其为沈璞幼女,萧顺之与陈喆遂为连襟。

萧顺之家族兰陵萧氏,本籍兰陵郡,本属治所在彭城(今江苏徐州)的徐州,两汉时为兰陵县,属东海郡(东汉治郯县,即今山东郯城)。汉宣帝时,东海兰陵人萧望之长倩(倩读庆,音义皆同请:辛弃疾词云,“倩何人,红巾翠袖,揾英雄泪!”萧望之长倩,是姓名字的格式,即姓萧名望之,字长倩,读者不可不知也)为御史大夫、太子太傅,知名海内,与霍光、邴吉、赵充国、苏武等,同为宣帝命画影图形表彰之石渠阁十九功臣(作者按:此为中国史上首次皇帝命画影图形表彰功臣,东汉之云台二十八将,唐太宗凌烟阁二十四功臣画像,皆学此)。

宣帝子元帝即位未久,萧望之廷争某事,犯颜直谏。事后宦官石显进谗,以为萧太傅廷争不顾皇上颜面,当召至廷尉问话。元帝不知即入廷尉狱受审,听从了。后命请太傅进宫,却得知在廷尉狱中,元帝大惊,立命放出。

石显却道,“陛下甫即位,便收捕师傅!今虽放出,天下将作何语?不如以太傅刚正无臣礼,昔日陛下在东宫时,太傅每疾言厉色,因此下狱囚之,使其知过。”元帝以为然,便不急于释放其师,后数日,终不忍而放出,然以石显之言,恐天下非议自身暗昧,无故将师傅下狱,且无君主之威,不能使大臣折服,于狱中上书谢罪,遂命萧望之闭门思过。

不日,石显又进谗言,道萧太傅闭门思过,却无谢罪表章,可谓腹诽。于是元帝忿然,下诏切责,命萧望之向传诏使者谢罪。望之本刚正不阿,知是奸人进谗所致,虽痛心自身所教出之昔日太子、当今天子,竟如此昏暗不明事理,但终出儒者自尊,不肯向传诏低头谢罪,看罢诏书,声言入内换朝服以出而谢罪,便入后堂内室而去。传诏久候望之不出,便相催。其妻命人入内看,却见萧已饮鸩而亡。

元帝懊悔不已,命望之长子萧育嗣爵。育后官至朔方、冀州刺史,最终亦以得罪,流放朔方而死。然此一家族,因其父子皆忠诚耿介,大得天下赞誉,兰陵萧氏因此声誉日隆,家族大盛,后汉时已为徐州名门望族。至魏晋间,兰陵萧氏虽不及徐州第一望族琅琊王氏与州治所在彭城之刘氏,总也在二流士族门第行列。

晋室永嘉南渡之后,兰陵萧氏大部族人,亦于晋愍帝为匈奴刘曜所俘之年——建兴二年,渡江至晋陵郡武进县。时萧顺之高祖父萧整公齐,尚在襁褓之中,幸有族亲叔伯,家族扶老携幼,偕同兰陵郡乡党,为避中原因洛阳、长安二都相继沦亡,晋怀、愍二帝相继被并州匈奴俘虏,因此而起之兵戈纷纭、胡骑横行,不得已南下渡淮,欲至江东避难。时徐州已由东晋朝廷侨置于江东,治所在晋陵郡丹徒县之京口城,后来此侨置之徐州,与淮河以北治所在彭城的徐州兼置,治所在京口的,遂称南徐州。

萧氏族人与兰陵郡流民一路南下,抵达江北兖州侨置之地广陵——自然,后来这个治所在广陵的兖州,因为南北二兖州兼置,亦称南兖州——得到驻扎于广陵,接受江东晋廷晋元帝授职的徐兖二州刺史郗鉴接纳,后经东晋朝廷恩准,渡江落脚于晋陵郡武进县。

晋陵郡本为三国孙吴毗陵典农都尉辖地,乃不设郡县之屯田开垦区,境内丘陵连绵,榛莽遍布,土地贫瘠。秦始皇南游时,曾命赭衣刑徒于此,开凿沟通浙江与长江的运河,故得名丹徒。江东历来有“生东吴,死丹徒”之说,以东吴即吴郡地理条件优越,而丹徒地瘠、土紧密如蜡故也。

晋元帝司马睿,本是西晋琅琊王,依附于在洛阳朝中执政之东海王司马越。荡阴之败后,司马越逃归封地东海,司马睿与其琅琊乡党好友王导,双双陷在邺城之中,直到成都王司马颖为平北将军王浚及并州刺史司马腾所败,挟惠帝逃离邺城,司马腾入城为冀州刺史;却又因司马腾不许贵人出城,司马睿贵为琅琊王,自然仍羁留在邺!幸王导有智计,进言与之扮作商贾主仆,方双双过关,逃归洛阳。司马越此前——于王浚、司马腾会攻邺城之前,已回朝执政,幽并二州即平北将军王浚与并州刺史司马腾,会攻丞相、皇太弟成都王司马颖于邺城之事,便是司马越所谋划,居中指挥。司马睿偕王导回到洛阳,自然拜见司马越。时司马越甫得徐州,乃欲以司马睿出镇下邳,为督徐州诸军事。

时八王纷争,中原大乱,王导闻朝廷将授琅琊王督徐州诸军事,使出镇下邳,便向司马睿进言,道洛都与中原皆不可安居,惟东南宁静,可求为安东将军,兼督徐扬二州诸军事,出镇广陵,以避中原之乱。

司马越时以司空秉政。司马睿道:“司空方欲以我为督徐州,出镇下邳,忽请为兼督徐扬二州,出镇广陵,如何说法?”

王导道:“殿下请易地出镇,自须其由,我已为大王筹思之。可以徐州新定,下邳荒残,不足以镇安一州为言。若出镇广陵,兼督徐扬二州,则不但有广陵之富源,广陵之兵,亦可震慑徐州地面。”

司马睿乃向司马越呈文,以王导所教说辞,复加以自身暗昧之谦词,及司马越所了解的——他司马睿并无军事才,恐负所托,请为兼督徐扬二州,而出镇广陵。以司马睿为督徐州诸军事,出镇下邳,本以徐州新得,地方不靖,司马睿所言下邳荒残,不足以镇安一方,实为有理。司马越本为培植党羽,控制州郡,司马睿确无统御才,为其所知,遂另选将为督徐州诸军事,出镇下邳,而以司马睿为安东将军,督扬州诸军事,出镇广陵。

于是司马睿便偕王导至广陵,避开了中原的战乱纷争。后以庐江人陈敏造乱,攻略建业,王导以为可乘机以平乱为由,移镇江南,以图长远,实际便是怂恿司马睿做孙权称帝江东了。司马睿岂有不从,乃上表请移镇。

陈敏本是晋武帝时洛阳朝中仓部令史,一名小吏。时马隆以殿中督,即宫廷仪卫队主毛遂自荐,主动请缨,经选募,新编练一支虽仅三千人,却媲美战国魏武卒、齐技击、秦锐士的精锐步兵,以步兵与马拉战车结合之车厢阵,深入反叛的凉州绝地,居然一举击败以其悍勇鲜卑骑兵横行之鲜卑秃发部首领秃发树机能,并杀之,回朝自然受赏,且以微末之资历,长为凉州首郡武威太守!陈敏受到马隆激励,便上书陈述东南粮米有余,可漕运接济缺粮之都城洛阳。朝廷许之。陈敏遂出为合肥度支,复为广陵度支,专管东南漕运之事。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