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此时,但见几辆满载粮草的辎车,伴随着众人的欢呼声,缓缓从远处而来。
“各自去辎车领取一年的粮草,此乃官府的佣金。”
众人大喜,纷纷涌上前去,分发到手中的粮食,让老人有了活下去的希望,让孩子有了对未来的精气神,让年轻人有了追求生活的底气。
刘婵看着这一幕,心里有种莫名的滋味。
按理说,流民的数量很少,自然民屯的作用远小于军屯,她只需要注重军队就好,根本就不必大费周章地在意流民的死活。
但每次看到这些在生死边缘挣扎的普通人,她的心中总会想到过去,总会泛起悲哀。
而那些走掉的人瞬间后悔了,有的想回来,却只得在众人鄙夷的眼神中又是灰溜溜地离开了。
在不远处,那人使劲捏了捏拳头,然后悄然离开人堆。
待众人领完粮食,刘婵又与他们约法三章。
听到先免佃租一季,皆是欢欢喜喜,划分完了田垄,便开始在荒地上热火朝天的复耕起来。
刘婵又给了赵云一份地图,言道:“此乃军屯之田所在,赵叔可带士卒前往屯田。”
见赵云未动,刘婵又道:“赵叔不必担心,曹军过蜀道未有十天半个月,必然无法到达。”
赵云闻言摇摇头,示意他并不担心曹军。
他疑问道:“圣上把粮食分给民众,我不阻拦,但若是使得军中缺粮,又该如何?”
刘婵见他为这点小事担忧,然是一笑,回复道:“成都有诸葛丞相坐镇,赵叔不必担忧。”
“我即刻写手书,送往成都,让相父再带些粮食来……”
赵云听后,终于打消了疑虑。
……
接下来,便是士卒屯田一事。
因为在汉中的都是训练良久的精锐兵卒,所以在听话方面自然是比流民要好上不少的。
在刘婵的先苦后甜的奖励政策下,士卒们干的极为卖力。
在军队和民众的共同努力下,原本的荒地逐渐被耕田取代,似乎汉中又回到了当年战前的一片生机盎然。
……
那人一路抄近道,拐进了一个破落的大院。
门口的牌匾上写着“李氏”。
院子后堂,有个老头正坐在落满灰尘的塌上,旁边几个已近中年的侍女为他洗着水果。
那人一看到老头,当场跪下,哭诉道:“老爷,官府已经抢走我们家敛的田地了!”
那老头缓缓张嘴,吐出几个果核,随后嘶哑地说道:“我们李家祖上二世三公,有国子博士,亦有司空司徒。”
“那官府岂敢动我们的地?李二,你去再探。”
但那李二并未起身,只是颤颤巍巍地说道:“那官府已经将我们的地给了……那些庶民……”
那老头昏花的老眼瞬间瞪大,随后又是平淡的眯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