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将信件放下,又抽了另外一封出来,打开,居然还是写给秦婉的信件。
同样表达了对《同一歌》的喜欢。
内容慷慨激昂,言辞强烈,信件末尾同样提出了希望再次播放《同一歌》。
邓海洋没吭声。
他低头,飞快拆开了一封又一封信件。
整整十封信,全都是表达了对昨天晚上秦婉播放《同一歌》的喜欢。
邓海洋愣住了。
这是自己担任台长这么多年来从来没有过的情况。
“那歌,是谁写的?”
良久。
邓海洋忽然开口道:“你有没有获得版权?对方同不同意我们电台播放这一歌?”
秦婉又惊又喜。
她知道,这是台长的口风生了转变,应该是昨天晚上自己播放那一歌得到了相当正面的反馈!
“获得了!作者叫做谢昭,是我们江城一中的学生!”
“他还说了,这歌的版权费,还有收益,全都捐赠给咱们江城老百姓!他真的是一个非常好的人!”
邓海洋瞪大了眼。
他敏锐的察觉到,这或许是一次江城电台的绝佳机会。
“秦婉,这件事,你赢了。”
“你证明了一味的墨守成规的确不是最好的出路。”
邓海洋揉了揉眉心,看着秦婉,低声道:“如果可以,我想见他一面,你帮我引荐一下,可以吗?”
秦婉一愣,旋即眼睛里爆出惊喜。
“好!我,我给你引荐,谢谢台长!”
…………
收听率是第二天爆的。
秦婉的节目从倒数第二的收听率,直接升到了第一。
无数观众写信到江城广播电台,恳求再次播放这歌曲,并对他进行了高度赞扬。
于是,整整一个礼拜,江城广播电台都在同一时刻,播放了《同一歌》。
与此同时,一则报纸,横空出世。
关于经济板块的报道,震惊了不少江城百姓。
刨除集体,个人也能做生意,只要合理和集体合作,哪怕是一个人也能光热。
“这个女包店的背后居然有这么多故事!咱们江城最年轻的设计师!可太厉害了!”
“听说还是一名学生呢!不知道叫啥名儿,可太给咱们江城长脸了!”
“听着叫人感动流泪,这小伙子,值得!是咱们老百姓的骄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