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德国和奥地利合并会怎么样 > 第50章(第1页)

第50章(第1页)

不是说英国对此持有异议。相反,贝文在10月22日说,英国政府&ldo;几乎完全同意贝尔纳斯的话&rdo;,他感到特别满意的是,&ldo;美国的政策并不要否认德国人改善其命运的可能性&rdo;。他也说明德国工业对欧洲的重要性和把波茨坦协定作为整体来贯彻的重要性,而且还说:我们……主要的兵趣在于看到德国不致变成欧洲中心的一个永久贫苦的地区,德国人应能保持适当而合理的生活水平。如果允许这个贫苦地区的情况发展下去,只能得出一个结果,那就是把包括我们自己在内的整个欧洲,以至整个世界的生活水平拉下来。[在福利和安全之间〕保持平衡,做起来是非常困难的。

英占区和美占区联合之后,便采取必要的步骤去重建西德经济。联合的表面目的是把两个区的资源集中起来,以便彼此在需要上可以互相补充。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实际上是次要的,因为所需要的资源在那个阶段根本143无从在德国国内搞到。美占区生产的粮食确实比英占区多,但数量仍然太少,连满足本身的需要都不够,更不用说有剩余粮食可补英占区之不足了。把两个占领区联合起来也不会生产更多的煤。联合协议真正能够做到的只是建立一种机构,对粮食和原料进行必要的进口并提供资金。事实证明,虽然粮食和原料的缺乏在英占区表现得最为尖锐,但英国当局本身既不能得到足够的供应,也不能为之付款购买。其中缘故简单明了。几乎所有的供应物资都不得不从欧洲以外的地区进口,大多数来自美国,而英国本身的商品和美元都是极其缺乏的。西德没有美国援助则不能振兴,而美国也不准备向一个自己对之根本没有责任的地区提供援助。既然要使一个单独占领区生存下去的希望如此渺茫,似致向其投资将冒严重的风险,那么正如经验所证明的,&ldo;双占区&rdo;倒是一个可以有所作为的单位。1946年夏末,由前总统胡佛率领的一个小组所进行的访问,出了不少力,向美国当局证明继续向德国运送粮食是多么必要。联合并没有结束英美纳税人的负担。有好几年,他们不得不源源输送金钱,而且很难指望有朝一日能够全部收回。战胜国为战败国出钱,这也许是许多人和多尔顿同样感到愤慨的一种现象,也是和俄国人的所作所为形成鲜明对照的一个现象。问题只能用这种想法来加以辩解,就是说支出额少一点,时间就拖长一点,仍然让德国成为&ldo;欧洲中心的一个永久贫苦的地区&rdo;。按当时的情况来说,联合已经搞得太晚了,未能使德国避免1946‐1947年冬天的困难。但在那黑暗的时刻来临时,已采取了必要的复元措施(除了币制改革),虽然当时还难以置信,万事齐备,只需要时间和精力来付诸实施罢了。德国人当财习惯于讲这句话:&ldo;全面投降意味着全面负责。&rdo;如果是这样的话,美国人和英国人可以们心无愧地说,他们并没有逃避这个责任。

第五节俄国和双占区的关系

1946年7月,贝尔纳斯在巴黎问莫洛托夫:俄国在德国真正想要什么?莫洛托夫告诉他说:一百亿美元的赔偿费和参加囚大国管制鲁尔区。如果说这是漫天要价,那144么斯图加特讲话对于俄国获得优先机会的权利必然会是一种威胁,因此俄国和俄占区的新闻界发动了一场剧烈的谩骂,以致克莱将军不得不在协调委员会中提出抗议。不管怎样,有很多迹象表明,大约在1946年初夏,俄国人对自己的赔偿政策作了一番估量,断定官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拆运机器而不丢失重要零件,很难办到,而要把机器重新安装起来并用俄国劳动力有效地使之运转则更为困难。一个俄国少校问一个德国工程师:拆除某一个装置需要多少人力,花多长时间。德国工程师告诉他,需要二百个工人于四天,那个少校便回答说:&ldo;那我给你二千个工人,但必须在两天内完成。&rdo;这个故事描述了他们的一般做法。为了弥补熟练人员的缺乏,他们把许多德国犯人扣留在俄国而不遣返,还&ldo;说服&rdo;一些德国技术人员离开他们在俄占区的家乡和家属到俄国去工作(不顾波茨坦协定中并无只字提及把劳力用作赔偿)。但是这种&ldo;说服&rdo;引起了人们的注意,1946年11月罗伯逊将军在协调委员会中提出了一系列使俄国人尴尬的问题,终于使俄国人放弃了这种做法,至少是暂时放弃。利用俄占区的前景越来越受到注意。

这种方针的改变可能与日丹诺夫及其追随者的影响日益增长有关,他们想利用东德为基地,向西传播共产主义。远在1945年12月,俄占区的一批工厂已转归俄国所有,而不是予以拆除,并将其产品的三分之二到四分之三运送到俄国去。据说1946年曾从俄国把棉花、羊毛、麻和皮革输进俄占区使工厂继续生产。在贝尔纳斯的斯图加特讲话之后两个星期,签订了一项协议,决定从俄占区把谷物和家庭用煤运往西德换取钢铁。1947年初,又同双占区签订了一项包括价值一亿零五百万马克货物的类似协议。莫洛托夫7月份在巴黎表示愿意考虑每年生产一千万吨钢,并且承认德国的和平工业应该有机会在145更大规模上(超过工业水平计划的规定)发展只要这种工业发展确实是为了满足德国人民和平需要所必不可少的。1946年10月,斯大林对一个美国记者说,他认为德国被允许的工业水平应该提高。索科洛夫斯基对管制委员会说,他认为钢的生产能力应为二千一百万吨(这些话也许一部分是出于宣传,企图与西方盟国争夺德国人心,不过看来背后还存在着一种经济动机)。但是这些事态的发展,使得用现有生产品作为赔偿的问题对俄国更为重要了。他们还对通过鲁尔区的国际化而分享其产品的前景越来越感兴趣。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