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逸一直跟在父亲身后认真学习,时不时还动手操作一下。
这时,胡大人轻咳一声,看向筱老爹,神色关切又带着几分期许。
胡大人:“筱老哥,今日带逸儿来,一来是让他多跟你学习,二来我也有个不情之请。这孩子平日里就痴迷于工艺制作,对工坊管理也颇有心得。
咱们这造纸和印刷作坊建成后,事务琐碎,你我二人还要研发水泥的制作,分身乏术,非得有个得力且可靠的人来操持不可。
我举荐逸儿担任这两个工坊总管事,他年轻有冲劲,定能将工坊打理得井井有条,还望老哥能应允。”
筱老爹听闻胡大人举荐儿子胡逸担任工坊总管事,心里虽觉胡逸看着不错,但事关重大,还是谨慎为妙。于是,他不动声色地在心底呼唤:“安安精灵。”
刹那间,只有筱老爹能看见的汽车人造型出现。
安安精灵清脆的声音响起:“姥爷主人,有什么吩咐?”
筱老爹心声道:“帮我查一下胡逸胡公子的基本信息,包括人品、责任心和管理能力方面的情况。”
安安精灵回应道:“好的,姥爷主人,请稍等。”
不一会儿,光幕上密密麻麻呈现着胡逸的各类信息,安安精灵同时说道:“姥爷主人,查好啦。胡逸公子人品颇佳,平日里乐善好施,对待朋友真诚仗义;在责任心方面,不管是家中琐事还是对外事务,都尽心尽力,从不推诿;管理能力更是出众,曾协助胡大人处理过不少工部繁杂事务,把各项事宜安排得井井有条。”
筱老爹心中有了底,脸上露出欣然的笑容,拱手对胡大人说道:“胡大人所言极是!胡公子一表人才,又有胡大人言传身教,管理工坊再合适不过。有他来担任工坊总管事,我一百个放心!咱们齐心协力,定能让这工坊早日运转起来,为朝廷的印刷和造纸大业添砖加瓦。”
筱老爹拍了拍胡逸的肩膀,脸上带着温和的笑意:“胡公子,这工坊就托付给你了。多福、多寿、秋香、冬雪都是踏实能干的,让他们协助你,把前期准备工作做好。”
胡逸神色认真,拱手行礼,语气坚定:“筱大人放心,晚辈定当竭尽全力,不负所托!”
多福和多寿忙走上前,齐声说道:“大人放心,我们一定听胡公子的安排,把活儿干得漂漂亮亮!”
秋香和冬雪也盈盈欠身,轻声应道:“我们定会用心协助。”
胡逸和秋香做了对接工作,知道了目前以印刷《军体拳》、《八段锦》、《广播体操》为主,马上制定相应计划开始造纸印刷。
筱老爹满意地点点头,转身与胡大人一同乘着马车踏上返回工部的路。
一路上,两人还在讨论着工坊后续的规划,筱老爹兴致勃勃地拿出那两本书《要想富先修路》、《水泥才是硬道理》和胡大人一头扎进了水泥的制作调配和修路等问题的研究中。
好在现在的盛元国已经有了石灰,这省了不少事。
不知不觉就到了工部门口,两人下了马车边走边说。
“胡大人,您看这书上记载,水泥调配时这石灰和黏土的比例,稍有差池,成品的坚固程度可就大不一样。”筱老爹指着书页,神色专注。
胡大人凑近细看,点头赞同:“确实如此,没想到石灰竟是制作水泥的关键。这修路更是讲究,路线规划、地基处理,桩桩件件都关乎民生。”
正说着,门内传来一阵阴阳怪气的声音:“哟,也不知是哪里来的‘贵人’,没经过科考,靠着些旁门左道就混进了工部,这对我们这些寒窗苦读的人可太不公平了!”
筱老爹眉头微皱,还未开口,胡大人便脸色一冷,大步走到门口对员外郎李志道:“李大人,慎言!筱侍郎虽未走科考之路,可他对这印刷、造纸、水泥之事,研究颇深,所提见解,皆是能造福百姓、推动工部发展之举。工部看重的是真才实学,而非一纸功名。”
那李大人被胡大人一顿抢白,脸上一阵白一阵红,还想狡辩:“尚书大人,这科考乃是选拔人才的正道,他……”
胡大人打断他的话:“正道?能为百姓谋福祉,推动技艺革新,就是正道!筱侍郎带来的这些发明,假以时日,无论是文化传播,还是民生基建,都将大受裨益。若李大人有这钻研本事,不如也多为工部出谋划策,而非在此无端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