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就好。”文素清说道,不过看着儿子有些不开心的样子,又说道,“小兵,这次去你外婆家后,我们就要出去了,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会回来,你一定要注意一下知道吗?”
刘奇兵心中一想,母亲说的也对,自己这次出去后,也不知道要几年才会在回来了。而且就在母亲开始说的时候,刘奇兵的心中已经想通了。
前世毕竟是前世,虽然和现在也有所关联,但是从自己重生回来后,一切都变了。自己为何还在在执着于前世的思想呢。
而且就算现在的外婆有什么不对的地方,但是母亲都没有什么意见,自己这个做儿子的好像这样做,也不太好吧。
虽然说,自己这样做事因为母亲,但是自己好像从来都没有了解过母亲对于外婆的看法,而且以后他们相处的好像还是很不错的,不过自己由于对外婆有意见不是很了解而已,
“母亲,你放心吧,我知道该怎么做了,包你满意。”刘奇兵想通后,就连说话的声音都变得轻快起来。
“嗯,那样就好,以后你心里有什么事情应该跟我和你爸商量一下,亲戚,不管怎么样都是亲戚,知道吗?”文素清轻声说道。
刘奇兵看着一幅想要长篇大论的母亲,脑袋都大了。他知道政治课又来了,而且关于这样的事情他还真不知道该怎么样去反驳。
毕竟关于亲人的方面,就算你的意见在大,也不能当着父母的面说出来,毕竟现在才91年,关于亲戚的事情还没有发展到像后世那样的程度。
而且现在自己家中也和前世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那么前世亲戚之间的问题,今生就根本不会发生了,对于以后的事情,刘奇兵也不知道怎么去说了。
“小兵,你要记住,我知道以你现在的本事,以后肯定能够发展起来,但是以后你千万不要忘记你的老家在什么地方。”
“在这里才是你的根,而且以后对待自己的亲戚你能帮就帮,知道吗?”
刘奇兵张了张嘴,最后没有说什么,只是点点头,表示自己明白了。
其实刘奇兵心中对于这样的亲戚到自己的企业上班是比较排斥的,但是这样的情况也是很难避免的。
除非你根本就不在乎你的亲戚,但是除了亲戚,还有朋友。可以说关于他这样的想法很多老板都有,但是做到的寥寥无几,就算做到了,也会把自己的关系弄得很僵。
中国自古以来就有这样的事情,而且在中国是靠人情说话的,所以有句话说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也就是说只要一个人发达了,那么也他有关系的人都会得到好处。
刘奇兵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他根本就没有什么两全其美的办法,对于这个问题,刘奇兵考虑的很多,但是都没有得到让自己满意的答案。
晚饭最后就在这样的沉闷的气氛中结束了,刘奇兵吃晚饭,就回到了自己的屋子里,脑中浮现的全是关于亲戚的问题。
刘奇兵老家的冬天很冷,现在又不想后世一样,有取暖的电器,现在刘奇兵的老家虽然通电了,但是却经常停电,现在取暖也只有靠被子了。
刘奇兵躺在床上就开始回想起来。
这个问题可以说困扰了刘奇兵好多年了,怎么样才能找到一个完全的办法呢。
“啪”一声轻响,刘奇兵拍了拍自己的小脸,自语的说道。
“我怎么这么笨呢,还是按照以前的思路来想这样的问题。只要以后发展好了,自己就专门为这些走后门的人成立一家公司不就得了,至于什么样那就太简单了,毕竟后世的各种企业就像春雨一样。”
至于公司的成绩,那就不重要了,自己这样不仅可以解决亲戚的问题,还可以和亲戚间保持一种友善的关系。这样就对父母有交代了。
想通后,刘奇兵心里轻松了很多,由于明天过年,刘奇兵就早早的睡去。
刘奇兵第二天早早就起来了,今天是过年,对于中国人来说,过年时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了,而且过年也是一年中最热闹的一天了。
而且在中国每个地方过年的习惯都不一样,就像刘奇兵的老家,过年只需要有鱼就可以了,至于其他的就看家里的条件,至于其他的事情根本就没有了,可以说很是单调。
本来以刘奇兵现在的见识是不可能知道春节的由来的,不止刘奇兵不知道,刘奇兵敢肯定的说现在刘奇兵的家乡可能还没有几个人知道春节的来历。
对于普通人来说,春节是一种的习惯,一种传承而已,至于春节的来历就根本就没有在意过,不过他们还是知道春节所代表的意义的。
刘奇兵对于春节的理解是从后世的网络上面了解到的,至于是不是真的,那就不是他可以肯定的,不过在刘奇兵看来应该是真的。
至于刘奇兵为什么要去了解这些呢,那只是他作为一个中国人,小的时候没有什么,懂事以后,他就知道,自己应该为作为一个中国人而感到自豪,那么对于一个中国重要的日子,那他当然不可能不知道他的来历。
中国农历年的岁首称为春节。是中国人民最隆重的传统节日,也象征团结、兴旺,对未来寄托新的希望的佳节。据记载,中国人民过春节已有4千多年的历史,它是由虞舜兴起的。公元前两千多年的一天,舜即天子位,带领着部下人员,祭拜天地。从此,人们就把这一天当作岁首,算是正月初一。据说这就是农历新年的由来,后来叫春节。春节过去也叫元旦。春节所在的这一月叫元月。
但是,中国历代元旦的日期并不一致:夏朝用孟春的元月为正月,商朝用腊月(十二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六国后以十月为正月,汉朝初期沿用秦历。流武帝刘彻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规定以农历正月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为一年的第一天,就是元旦。此后中国一直沿用夏历(阴历,又称农历)纪年,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1912年*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时,宣布中国改用*用公历,也叫阳历、新历。并决定以公元1912年1月1日为民国元年1月1日。一月一日叫新年,但不称元旦。
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决定在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采用*用的公元纪年。为了区分阳历和阴历两个“年”,又因一年24节气的“立春”恰在农历年的前后,故把阳历一月一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正式改称“春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