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氏确实见过赵姨娘了。
赵姨娘也确实请她帮忙说情。
但是于氏的反应,却出乎姜离的预料。
她说:“我思来想去,把她们娘俩放在京城,都不放心。赵姨娘从前就是争强好胜的性格,你看着她不声不响,对我还挺照顾,其实那是因为她根本没看上我……我若是比她过得好,她定然是不高兴的……”
姜离意外,随后笑道:“我之前还想着您没看明白,没想到,您心明眼亮。”
于氏嗔怪道:“我是不精明,但是我是你娘,要保护你,自然得学着如何看人了。”
“我也知道,”于氏道,“你不会揪着不放。你这孩子,大气,得饶人处且饶人。”
“我也不是大气,”姜离道,“只是这会儿回来,其实很多双眼睛都盯着我。她们母女光脚的不怕穿鞋的,怎么闹都行,我却要顾及我和皇上的颜面……我派人盯着她们母女了,看看她们自己选择什么样的路了。”
安分守己,姜离给她们机会。
但是倘若还想闹腾,就别怪她不客气。
“你说得对,这会儿确实不能闹出太大动静,显得你多不容人似的……”
毕竟江华,也算景珩的“旧人”。
姜离却微微一笑:“不,娘,如果考虑这个,那我会杀鸡儆猴。我就是容不得人,这点不用掩饰。”
于氏:“……你这孩子……”
“我就是这样的,皇上也知道,他愿意成全我,否则我也不会答应和他回来。”
有些事情,必须得说清楚,划出底线。
她也希望于氏日后不要因为这件事情来尝试说服自己。
“我不动她们,只是顾及朝臣对我的评价。”姜离道,“我不想表现出阴狠毒辣,让原本对我和皇上之事无所谓的人,也站在我们对立面。”
他们已经很难很难了。
在这种时候,要理性克制,不能因小失大。
很多人,都在默默观察着她。
虽然姜离不想装,但是也不想在这时候落人口实,给景珩添麻烦。
“行,行,行,”于氏道,“你向来是个有主意的孩子,娘放心。还有一件事情,愁得我头疼……”
“您说。”
“是阿照。”于氏道,“你说这孩子,之前在江南的时候,跟着徐大儒读书,收了性子,读书虽然不算出类拔萃,但是也跟得上。我还想着,他大了,收了性子,以后不求他中状元,好歹中个秀才,有个功名,给老元家改改门第……”
结果,阿照回京之后就非要嚷着习武。
好好的,习武做什么?
想起来就让人担惊受怕。
作为一个母亲,于氏对儿子没有什么过高期待。
但是她希望儿子平平安安,健健康康。
舞刀弄枪,总要担心出事的啊!
所以于氏来找姜离,希望她劝阿照。
姜离隐约猜测,本来剑来是跟着的,私下教阿照习武。
但是回京之后,剑来回到了景珩身边——毕竟这几年,剑来付出太多,景珩势必要安抚他,这样阿照就摸不着武师父,所以急了。
“娘,练武也可以强身健体。”姜离只能这般劝于氏,“武师父专门带他一个人,也会好好保护他的,您不用太担心。男孩子,有点功夫在身上,也是好事。”
“我就怕他打架斗殴去。”于氏忧心忡忡。
“那不能,阿照是个有分寸的孩子。等他来了,我再叮嘱叮嘱他。”
于氏点头,忍不住埋怨道:“那个混世魔王,我是愈发管不住了。跟你元叔说,他就像木头桩子似的,也不管……”
“好,我记住了,等阿照来的时候,我一定好好说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