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平平无奇的下午,孤竹先生骑着一匹小毛驴,带着一名童子,低调的进入了皇城。
之后,他直接带着皇帝的任命诏书,来到尚书省都堂,走马上任。
在野时,他是隐世大儒孤竹先生,但在朝,他就只是严诩严大人。
皇帝收到禁卫军传递的消息时,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虽然他确实下达了任命诏书,严诩去吏部报到乍一看也没有什么问题,还能从侧面说明他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人,但——
严诩入皇城第一件事,难道不是应该入宫面圣,感谢皇恩浩荡吗?
一声不吭的跑去尚书省都堂走马上任,将他这个皇帝置于何地?
皇城里,同样等着严诩到来的几家世家与勋贵的当家做主之人,知道此事之后,脸色也都很难看。
严诩此举,何尝不是没有将他们放在眼中?
至于第二日,百官在朝堂之上看到身着吏部尚书朝服,手持笏板,站在六部之首位置上的严诩,都以为自己眼花了呢!
而不管别人有多惊讶,严诩本人都是一丝不苟的站在那里,身姿挺拔,如松如柏。
第一日上朝,严诩没有让所有人失望,在朝堂之上罗列了十几条前吏部尚书遗留下来的弊端,让朝堂之上半数人变了脸色,包括皇帝。
与此同时,他也算是让皇帝见识到了他的能力。
皇帝不是个好脾气的人,严诩有些话说的太直接,他面上也无光,但他刚想发火,就想到了叶景辰曾经跟他说过的话,要礼贤下士,有能力的人性格多多少少都有一些缺陷,对他们要宽容!
于是,发怒的表情硬生生扭转成生硬的笑容,要骂人的话变成了认可,虽然皇帝的表情和言语都很勉强,却还是差点惊掉了朝臣们的下巴。
他们本来都等着皇帝发火,激怒严诩,然后就会诞生史上最短任期的吏部尚书。
可谁知皇帝不按常理出牌,非但没生气,反而还夸了严诩。
以他们对陛下的了解,不应该啊!
瞥见下面有些人脸上掩饰不住的震惊表情,皇帝在心里冷笑。虽然他确实不高兴,但只要一想到有人比他更不高兴,他就觉得没那么不高兴了呢!
退朝之后,皇帝单独留下了严诩。
严诩除了在朝堂之上直谏,还写了奏折,皇帝翻开扫了一眼,好家伙,整整六大页。
严诩不是昨天下午才去尚书省都堂上任的吗?就这么半天时间,就罗列出来了这么多问题?
吏部难道是个筛子不成?
“爱卿的奏折朕稍后再细观,此次召见爱卿,主要是因为朕的皇子公主皆崇拜爱卿,希望爱卿能去文华殿为他们上一堂课,不知爱卿能否应允?”皇帝笑着问。
“皇子和公主一起上课?”严诩不答反问。
他从九鼎莲花山下来之后,这一路上都在打听当今这位陛下的丰功伟绩,其中有一点让他觉得很有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