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螺自己也不会晒盐,只是懂得这个流程,只要把流程告诉邱顺了,后续自有邱顺带的工人来做,守在这里并没有什么意义,何况这一次那几个制瓷的工匠也来了,她正好先把这些人带去干田寨。
听到陈延陵询问,辛螺立即就答了:&ldo;一会儿先让人开出两种盐田,一种是一级一级的海水蒸发池,一种是结晶池,分级蒸发后在咸卤中调入适量的淡水……&rdo;
前面林展那边突然传来一阵嘈杂,辛螺错眼瞧着一块大石头被掀倒在一边,还以为压伤了人,急忙走了过去:&ldo;出了什么事?&rdo;
林展呵呵笑着,指着那块大石头原来矗立的地方:&ldo;辛峒主运气好啊,这座荒岭应该是一处煤矿。&rdo;
先前他看到这荒岭的时候心里就有些疑惑,知道这里石头多,土层薄才不长树以后,索性让人撬开了一块立根较深的石头,觉得石头下的土质也有些奇怪,才让人挖了一两下,已经见了煤。
&ldo;这煤埋得较浅,开挖倒也容易,就是不知道这储藏量有多少。&rdo;林展指挥着人连撬了好几块石头,选了几个点挖了下去,见下面都是煤,取出自己刚才画的图沉吟起来,&ldo;倒是我这城防工事得改一改了,我们先下到那边山脚去探一探!&rdo;
林展话一说完,就带着人往去辰州方向的山脚下走了,邱顺连忙跟了过去。辛螺蹲下身捡起刚才滚落到自己脚边的一块煤矿用力捏了捏,傻傻蹦出一句:&ldo;真的是煤啊!&rdo;
大荒滩不是荒滩,可以建成盐田,还可以修建港口,原来荒岭也不是荒岭,而是一座煤山‐‐不得不说,在别人眼中,这份运气实在是太好了,难怪刚才林展会那么说!
就连辛螺自己,也忍不住怀疑起来,难道她一跤摔到这几千年前的时空来,上天觉得有些不那么好意思,所以送了她一根超大超亮的金手指?
瞧着辛螺双眼亮晶晶地盯着那块煤矿,那神情犹如稚儿得了她今生第一块糖,陈延陵实在忍不住,屈指轻轻在辛螺额头上一敲,低声笑了起来:&ldo;一块黑不溜秋的煤也看傻了?&rdo;
&ldo;什么叫一块黑不溜秋的煤,这可是黑金啊!荒岭的煤矿贮量如果丰富,正好可以运去干田寨烧瓷窑!&rdo;辛螺嗔了陈延陵一眼,兴高采烈地举了举那块黑煤。
瓷窑需要的温度高,辛螺心里还在可惜干田寨那周围本来就不多的森林会被砍伐一空,只怕会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有了这座煤矿,可算是解决她的大问题了。
据说木柴在空气中燃烧的温度一般不会超过800度,而煤炭的燃烧温度一般都大于900度,煤质好些的,会达到1000多度。
听说温度越高,瓷器的色泽、色彩会更好,材质也会更致密,她在干田寨发现的本来就是上好的高岭土,如今又有了这烧窑的煤,简直是老天都在助她啊!
只是,为什么以前她在丰谷盐田历史馆参观的时候,馆里介绍了很多古资料,就是没有介绍过这里曾经有一座煤矿呢?
辛螺怀着一肚子疑问下了荒岭,刚画了幅盐田规划的草图,邱顺就和林展一起回来了。
林展的脸上带着些可惜:&ldo;辛峒主,刚才我探了一遍,这荒岭的煤矿品质虽然不错,不过贮量应该不丰,除了那山上的,地表下怕是只有浅浅一层了。&rdo;
难怪历史上没留下什么记载,可能是哪个朝代发现了这里,随手开采完了,因为量小,自然也没有留下什么记录。
辛螺心里也有些失望,不过想着能多出那一座山的煤也算不错了,说不定等这一山的煤烧完,干田寨那一山的高岭土也制瓷烧完呢?
很快收拾了心情,辛螺谢过了林展,请了邱顺上前:&ldo;邱管事请看,这是我画的盐田规划图……&rdo;
邱顺连忙叫了几个人一起上前,听着辛螺的详细解说,一直到她说到最后晒出的咸卤中加入淡水,一名一直拿着笔狂草飞记的书生模样的人这才忍不住插了话:
&ldo;先前辛峒主就说过晒海盐需要把淡水引过去,我还以为你是为了方便盐工日常生活使用,原来是要加进这咸卤里?可是这么一加,那咸卤不是就被冲淡了吗,水分多了,哪里还晒得出盐来?&rdo;
&ldo;加淡水是为了让咸卤里一些杂质都被溶解掉,析出来的结晶盐到时就更纯净了。&rdo;辛螺简单解释了一句,有些好奇地打量了那人一眼,&ldo;请问这位是‐‐&rdo;
邱顺飞快地抢过话:&ldo;这是我带过来的周师傅,以前在盐场也做过的,对制盐这一块最是精熟不过的,这次特地把他带过来指点盐工们。&rdo;
又是个技术人才啊!辛螺只是记住了丰谷盐田历史馆里记录的古盐田整个晒盐流程,有个现成的制盐师傅来这里,这可是求之不得的事。
辛螺连忙跟那人打了个招呼:&ldo;哦哦,周师傅好。&rdo;又有些艳羡地跟邱顺感慨了一声,&ldo;你们族里真是家大业大,什么样的人才都能搜罗过来。&rdo;
邱顺面皮一僵,呵呵干笑了两声,很快岔了别的话题过去:&ldo;对了,刚才辛峒主说盐田里最好铺黑色的石板又是何意?&rdo;
辛螺连忙继续解释起来。陈延陵慢慢松了一口气,见辛螺并没有起疑,提着的那颗心这才缓缓落了下来。
第94章再进干田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