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团圆圆看着赵晓曼,想要又有些不敢接。
赵晓曼推辞不要,虽然想买,可是她实在是没有闲钱买这些。
海川蹲下来,搂着两个女儿问道:“想吃吗?这是糖,甜甜的。”
两小只巴巴地看着他点点头。
“想。”
“想吃,就给你婶娘说声谢谢,然后再接住就可以了。要有礼貌,知道吗?”
两小只糯糯地齐声说道:“谢谢婶娘!”
秦华喜笑颜开道:“哎,真乖!”
把糖塞进两小只手里,转身又抓了一把糖塞进她们口袋里。
海川心里清楚,这是因为他帮他们两口子争取了店铺的分成,又帮忙出了个敞开货架的点子。
要说她平时对两小只就这么好,他也是不信的。
不然也不至于两个孩子连上衣都没得穿的。
以她和老二的收入,哪怕不要的旧衣服也行啊。
想到这里,他索性让秦华包了半斤高粱饴软糖,又买了一些水果糖和奶糖,总共也没有几块钱。
软糖拿回去给海氏,其他的就留着给孩子们吃。
赵晓曼又拿了一些卫生纸,其他的就没买任何东西了。
尺子很快拿出来了,海河帮着海川,量了房间的尺寸,又比着地面估算了给顾客留出来的通道,货架怎么做,他都给了详细的指导……
海川还特意给秦华她娘说了,能用木头的用木头,该用玻璃的用玻璃。
另外让再从县城买一个冰柜过来,夏天可以卖雪糕冰棍,这些小东西虽然不值钱,但是利润非常高。
他拿着纸和笔,给画了一个店铺的平面图,货架多少个,长宽高都弄出来,收银台多大……
零星几个顾客进来买东西,也站在一边听着,海川也没管。
这种方式很快就会传出去,根本没办法搞独家经营。
但随着物资越来越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只要位置好,一定是能赚钱的。
秦华她娘很高兴,这姑爷的大哥到底是个见过世面的,也不知道他这些是从哪儿见到的。
但那这么一来,肯定是能多卖货的。
她心里高兴,对秦华说道:“你们帮我看着店,我去找木匠来。”
海河说让他去,结果他岳母硬是让他陪着海川,收拾了一下急急忙忙出门去了。
不到20分钟,她带着一个老头进来了,一通解释和比划,老头拿着那张纸问了几个问题,点点头。
“行了,我知道了。这价钱么,我回去算算用多少料子再给你说。”
秦华她娘笑眯眯地答应了下来。
转头就给秦华说:“等柜子打好了,我再给你爹说,让他给我多送点货过来,把货架堆满。”
海川插嘴道:“老辈子说‘货卖堆山’就是这个道理。别家店里只有那么几样东西,可以选的余地少。
您这店铺啊,以后就是镇上最大的品种最全的了。
来您这儿一次就能买到所有要买的东西,您说,这生意还能差了?”
秦华娘乐呵呵地点头赞道:“哎呀,还是你见得多。是不是外地都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