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孟庙不说话,只抿了抿唇。
&esp;&esp;你是太学学监,童子学里的那些生员再是桀骜不驯,也不可能在你面前表现出来啊。可他们阿彰只是个寻常太学生员而已,若那些童子学生员联手欺压他们阿彰
&esp;&esp;他们阿彰也不是能让人欺负的,到时候必然是要闹将起来。学员之间起了纷争,自然就得找学员的亲长。他们安阳孟氏的根基可是在安阳郡,不在这洛阳,更不在这太学!
&esp;&esp;所以到时候,他们阿彰双拳难敌四掌,吃亏了可怎么是好?
&esp;&esp;就算他们阿彰没有吃亏,磕着碰着什么地方,那也不行啊!
&esp;&esp;学监大抵也不是头一次遇见这样犹豫的亲长了。他并没有将孟庙的抗拒沉默放在心上,而是笑了笑,跟他说道:孟氏郎君倘若放心不下,不妨先让彰小郎君在童子学里待几日。若是实在不合,再离开童子学也不迟。
&esp;&esp;孟庙还在犹豫。
&esp;&esp;学监又道:孟氏郎君当知,太学乃是帝都首屈一指的学府,这里的生员,俱是饱读六经的栋梁之才,而彰小郎君
&esp;&esp;孟氏郎君方才也说了,他年岁太小,又因体弱,不久前才刚开始正式启蒙,若是放任他在太学里与其他生员一样散学,只怕反倒耽误了他。
&esp;&esp;这也是孟庙听闻童子学以后没有第一时间拒绝的原因。
&esp;&esp;太学在正常授课之余,还继承了战国时期的游学方式。也就是说,除了太学中博士开讲的大课以外,诸位太学生员还能游走各方,拜会各方大儒名士学习太学中未开设的课程。
&esp;&esp;诚然,太学里的博士授课有大课和小课之分。大课开讲时候,最多可达千余人。小课开讲时候,最少可以是一对一单独授课。
&esp;&esp;以孟彰现在的学识基础,想要在太学里有所收获,大课短时间内是不用指望了的。那太深也太广了。孟彰根基不稳,贸然接触那些课程,对他没什么好处。
&esp;&esp;所以孟彰能够指望的,也就是小课授课了。
&esp;&esp;可是太学里的博士是何等人物,孟彰一介寻常三等世家望族小郎君,凭什么让一位太学里的博士,单独为他继续开蒙?
&esp;&esp;是以算来算去,确实是太学里的童子学更为适合孟彰。
&esp;&esp;孟庙沉吟半饷,目光往孟彰的方向飘去。
&esp;&esp;孟彰微微点头。
&esp;&esp;不论那童子学里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情况,不论童子学背后又是否跟司马慎有所关系,孟彰都得承认太学里的童子学,确实是比太学本身的学制更适合他。
&esp;&esp;何况,孟彰自己也想要看一看,这洛阳、这太学、这司马慎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esp;&esp;他需得掌握主动权,哪怕只有部分。
&esp;&esp;完全落入被动的话,就太过危险了,孟彰不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