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也是,九六年这会儿,巫山的老师工资也就是四百来块,两千块钱对她来说确实有点吓人了。
县城嘛,下面镇子上的工资更低。
其实巫山县城的工资还真不算低,巫山是旅游大县,发达县,经济上不差。不过下面镇子上就要弱多了,工资也就是两百多块钱。
相差的不是一星半点儿。
山里交通不便,特别闭塞,耕种的都是山地,说句不好听的能吃饱饭就已经十分努力了。
上辈子张铁军没少这边的山里钻,一五年的时候有些村子连路都没有你敢信?没路没车全靠走,四面大山。
到是空气特别新鲜,小溪特别清澈。
其实之所以村落人家搞的那么分散也是有原因的,耕地太少,大家都住到一起到是热闹了,怎么生活?
在从学校回招待所的路上,张铁军有点思绪连篇。
他从刘小红想到了她的老家白坪村,安静村,想到了蓄水以后这面山里大多数人的生活现状。或者说一直以来的生活状况。
其实也不是说这个地方没有什么产出,恰恰相反,山里的好东西多的很,但是太闭塞,交通基础太差了。
大部分村子说一声与世隔绝也没什么错。村村通都到不了的地方,在这片山里比比皆是。
不管做什么,都要首先解决交通运输问题才行,其他方面其实都好说。
不好解决呀,大山区,行不易。
“移民一共有多少人?”蒋卫红问了一句。
“得有接近一百三十万人,其中农民四十多万,这一部分是最不好解决的。”
“土地?”
“对,”张铁军点了点头:“这边你也看到了,土地太少了,四十多万人口需要的土地可不是小数目。”
“一共影响多少地方?”
“两座地级市,十几个县城,都要重建或者部分重建。其实城市人口反而没那么难,就是盖房子修路就行了,难点在工矿企业。
其实对工矿企业来说,这也是个机会,一个升级改造的机会。”
“这个可不一定,得看领导的眼界。”
“大部分应该还是可以的,总不会比过去更差。”
“搞大型农牧场不行吗?果园,蔬菜,养猪养鸡这些,这个应该能解决掉大部分了吧?”
“哪有那么简单?搞种植的话,一平方公里也就是顶天一千人,养殖需要的人手稍微多一点也多不到哪里去。
四十多万人我得搞多大的农场?就算把老人孩子去掉,三分之一足够吧?那还得有二十六七万人。
算算啊……得搞个小三百平方公里那么大个农场……你直接让我新建一座城市得了。
再说这么大的农牧场一年的产出得有多少?我往哪销啊?运输又成了大问题。
得吃,得住,孩子得上学老人得医疗,为了运输多修公路,各种设施这样那样,呵呵,这不就是新建一座城市了吗?”
“啧,确实头疼,不好弄。”蒋卫红点了点头,有点理解这个工作的难处了。
“主要是这边这个交通实在是让人难受,山太多了,不是大山就是大河的,想搞点什么都有困难。
我到是琢磨搞几个密集型的工厂,可以解决掉一大部分,但是同样需要把人都迁出来,安置,考虑上学考虑医疗。”
“又回来了呗?”
“嗯,所以这个分散解决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这样涉及到的东西最少,就是这些被分散出去的人可能,不是那么舒服。”
“那可不,舍家撇业的,亲戚朋友都散了。也是不好过。到了外地一切重新开始,什么都是从头来,还有一个融入的问题。”
“成年人不是孩子,成年人换一个全新的环境影响太大了。孩子到是还好说。”
“我记着梁平垫江那边是平的吧?那边地方不够大吗?”
“够。”张铁军点点头:“垫江到长寿中间那一大片都比较平,搞种养殖都比较合适,但是哥们你不能把人家原住人口给忘了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