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宿舍的江乐坐在一张凳子上,桌面放着一叠素描纸,他闭着眼睛,脑海中不断的回着头颅的各个细节状况,结合当时用手去触摸各个部位所获得情况,不断的在脑海中重组着颅骨原本的模样。
他的打算是,第一步,完成颅骨的重组,第二步完成五官的重组。
很简单是吧?
但江乐其实心里也没底,哪怕拥有了宗师级模拟画像技术,也只能说竭尽全力一试而已。
当脑海中有头颅的大致模样,江乐拿起铅笔在素描纸上不断的勾勒,素描的话,基本都会选择炭笔或者铅笔,前者对比关系强烈,高光灰部阴影区分的明显,给人视觉上造成一种冲击,多半应用在考试上,起码能够吸引考官的注意。
铅笔的话,则是细腻,在刻画局部细节的时候,可操作性更高。
现在要完成如此困难的操作,必须得用铅笔,否则效果大打折扣。
30分钟后,一个头骨栩栩如生出现在画纸上,江乐盯着看了三分钟,摇了摇头,将画纸揉成一团,随意扔到垃圾筐内。
“不对,细节还是没有对应上。”
江乐叹了口气,继续回忆起案发现场头颅的样子和触摸的各种细节,过目不忘的他,已经将头颅的全部样子深深印在脑海中。
5分钟后,江乐又开始动笔,30分钟后,一个头骨出现,江乐退后了一步,眯着眼睛观察,摇了摇头,揉成一团,又扔到垃圾筐内。
这个时候,江乐心里已经有点烦躁,心里着实没底,连第一步最简单的重组头颅都如此困难,那么第二步的时候,在头颅上面添加五官、肌肉、阴影等亿点点细节,岂不是要了人命?
冷静了两分钟后,江乐深深呼出了一口气,妈的,干就完了,继续拿起画笔,对应着脑海中的各种细节,去描绘出原本头骨的模样。
就这样,一次又一次,不大的垃圾筐已经满了,这一次的纸团直接滚出筐外,但江乐丝毫没有理会,继续和“头骨”作斗争。
。。。。。。
与此同时,一大队专门的会议室内,李俊凯、李猛和其他刑警没有闲着,你一言我一语的继续分析着案情,不断的从各个角度、环节去分析,争取找到关键的地方。
俗话说的好,三个臭皮匠,顶过一个诸葛亮。
更何况,在场的都是办案经验丰富的刑警,集中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也是他们的一个常态,而且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因为案发的72小时内,是黄金时间,如果在前三天没有什么线索的话,后续会因为各种因素变得更加复杂和麻烦。
对他们来说,今晚肯定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至于张欣的话,就回去休息了,他只是法医,对于案件侦破这一块,拍马都赶不上一大队其他刑警,留在这里的意义不大。
。。。。。。
上午9点,张欣很体贴的带了一大袋包子和十几杯豆浆来到会议室门口,艰难的用手肘将门把压下去,打开门的瞬间,浓烈的二手烟雾从房门的缝隙中涌出,瞬间把他给呛了一下。
等到他拨开眼前烟雾的时候,发现参加分析会的十几号人全部趴在桌子上睡着了,只剩李俊凯和李猛,顶着个黑眼圈,脸色苍白,眼睛猩红,头发像鸟窝一样,靠着椅子,盯着天花板,抽着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