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阳夸赞人不容易,哪怕是萧道奇和戚去疾,拜学许久,莫说被夸赞,能不骂两句已经不错了。
形形色色人见识无数,唯独江流儿属于陈阳想要的那种助力。
“先生,江流儿这小子吧,打小就聪明,也只有他,我才能完全方向帮着先生建饭馆。”
“而且啊,这小子还有过目不忘的本领,刚刚先生画的……设计画,他基本上已经存在脑子里了。”
江流儿被夸,邱俊感觉就像在夸自己一样,笑得嘴都快合不拢了。
饭馆的事暂时告一段落,接下来,就是修建的过程。
郑易早早拜别陈阳,启程回县里买卖硝石,寻找工匠、还有运输钱财、粗盐,算算这些活都不小啊!
邱俊则让几位官兵保护好陈阳等人,偷偷给陈阳递了几锭银子,让他在城里好好游玩几日。自己也去准备和忙活要做的事去了。
……
皇都。
离太子回来已经过去一周左右的时间。
当一手炕床展示在萧鹰扬面前的时候,他知道,这是助力民生的好东西。最开始几日也没大张旗鼓,而且偷偷让十几位皇都学习最快的工匠跟着太子偷学炕床建筑之法。
也就花费三天,工匠基本学会,然后领了皇帝皇命,大面积在皇城传授炕床技术。
算算日子,传授之法应该已经在都城初步扩散开来。
还是那个老地方。
皇帝,太子,国师,还有几位身穿朴素的百姓,唯独少了练兵操军的戚去疾。
“国师,如今皇都里工匠已基本上学会炕床技术,你觉得接下来该怎么做?”
伍子询看着几位工匠,没有第一时间回答萧鹰扬的提问,反倒对着他们喃喃问起:“城中共有多少工匠掌握了炕床技术?”
工匠队伍为首的中年男子道:“共有六千多工匠会。”
“那造一座炕床,需要几位工匠才能完成?”
“正常情况下,三人花费一天能砌好一座,倘若一个人干的话,就需要三天时间。”
伍子询若有所思,心中开始考虑起利弊来。
许久,才缓缓道:“陛下,若要以现在唐国的生产力,一月时间想要辐射全国,是不可能的任务。”
“况且今年秋雨绵绵,恐怕进入寒冬会比以往更早些。”
“北部一直比南部要冷许多,每年冻死的百姓基本上都是北部的百姓。”
萧鹰扬听着,一会儿眉头紧蹙,一会儿又眉展眼舒。
正如国师所言。
掌握技术,只能算一个开始。
生产力有限,就束缚住了炕床的大力铺开!
况且,时间还不等人呢?
不赶在寒冬来临前赶紧完工一部分,这个寒冬,对百姓来说,可又难熬了。
“朕看炕床修建迫在眉睫!不过,又该如何抉择呢?”
“父皇,儿臣有个想法。”一直听着两人交谈,其实萧道奇早就想到生产力等等一连串的问题。
或者说,他早就开始揣摩方式方法。
“事到如今,选择权在于天命!”
“天命?”
“没错!”萧道奇低声道:“子孝将军曾经问过老师,说如果一国的军力有限,敌国大面积进攻国域,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