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母子俩嘀嘀咕咕说着话,顺便把自己屋里细软布置好。
&esp;&esp;虽然有下人,安春风也没有用下人的习惯,她带着秦牧在铺床。
&esp;&esp;秦牧脱了鞋子在床铺上爬来爬去,按照娘的要求将边角拉平展。
&esp;&esp;安春风道:“以后这些事你就自己做,不要事事都让小豆子来伺候。”
&esp;&esp;衣服一套套挂在衣柜,脏了有人洗,饭有人做,小孩子还是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esp;&esp;秦牧点头。
&esp;&esp;在唐家时说起来是祖母在照顾他,其实是他在干活。
&esp;&esp;还是回到梨花巷、回到娘身边,他才真正成了小孩子,被人天天伺候着。
&esp;&esp;搬家贺房,安春风掏钱买菜,让大厨房摆了一桌酒菜,邀请秋水宋琪和玉嬷嬷一起过来吃饭。
&esp;&esp;宋琪是吃瓜唐家
&esp;&esp;搬家准备好,已经接近小年,宁阿婆开始替两院准备年货。
&esp;&esp;从现在起,玉嬷嬷每天都会从后门过来教导荣雪习字,顺带将秦牧和小豆子也拘起来。
&esp;&esp;官学那边早就定好年后入学,现在秦牧和小豆子就要收心。
&esp;&esp;要不然进了学堂一天学下来,屁股会坐不住。
&esp;&esp;秦牧还好,他是有心思的,玉嬷嬷布置的功课都能耐住性子完成。
&esp;&esp;小豆子就苦了,他是一个野惯了的,才一天就满脸墨汁,屁股发疼,叫苦不迭。
&esp;&esp;自己一个小厮,又不用科举,念什么书啊!
&esp;&esp;可他只敢在心里抱怨,因为没有人会替他说话的。
&esp;&esp;小林子和黑豆也时不时被玉嬷嬷押着学识字。
&esp;&esp;以后这人是家里管事,又是跟着家里郎君出去的长随,一字不识怎么行。
&esp;&esp;安春风刚开始还想着玉嬷嬷会教荣雪一些琴棋书画,唱跳歌舞什么的,也想跟着学些业余爱好,充实自己的空闲时间。
&esp;&esp;没想到是比夫子还枯燥无味的读书识字,还要学习端庄的坐站姿态,根本没有跟脂粉有关的,吓得赶紧找借口出门。
&esp;&esp;离开两个月,她要去找萍姨娘,看果盘生意如何,也想知道唐家近况。
&esp;&esp;安春风没有去西城顺安坊,而是去位于东城的果盘铺子。
&esp;&esp;萍姨娘之前在北城开的铺子,接到秋水引来的生意,安春风又补上一些银子,她就另外在东城又寻一个好些的铺子开着,雇上人看店,她每过几天就过来查看。
&esp;&esp;现在正是备年货的时候,萍姨娘定是在铺子里。
&esp;&esp;到目的地一看,果然在。
&esp;&esp;看见安春风到店来,萍姨娘赶紧迎过来,笑着埋怨:“安娘子,你一走就是两月,还记得这里有你的买卖?”
&esp;&esp;安春风也笑:“姨娘,你要这样说,我可就要让牧哥儿先给你拜年了!”
&esp;&esp;萍姨娘嗔怪道:“就你滑头,那就早些让牧哥儿来拜年,红包不会少了他。”
&esp;&esp;生意兴隆,她心情好,这两月虽然忙碌,人也清瘦,眼睛里却是带着光。
&esp;&esp;几句寒暄打趣,两人就在店铺货架后的一张小桌边坐下。
&esp;&esp;萍姨娘拿来账本,把两处铺子的流水展给安春风看。
&esp;&esp;果盘铺子其实就是卖鲜果和干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