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因为当时两人才成亲不久,新婚燕尔之时,只相互看一眼,眼神都要拉丝,更别说晚上还要演绎许郎君跟白娘子的爱情故事。
&esp;&esp;那就简直是人入戏,戏如人,缠缠绵绵到天明!
&esp;&esp;每天写着写着两人就抱在一起滚被窝,弄得旁边磨好的墨汁都干了好几次。
&esp;&esp;短短一篇文章写了半个月,真是耗时又耗力,既费马达又费电。
&esp;&esp;没办法,安春风只能在勉强写完初稿的基础上,交给陈槐帮忙润笔,请他将白娘子的故事以大梁朝的习俗改写。
&esp;&esp;陈槐之前对安春风看话本子可没有好脸色,这时候还要帮忙润笔改写,自然是拒绝。
&esp;&esp;可安春风一句话就让他点头答应。
&esp;&esp;“陈大人当初在国子监上学能自力更生,其他贫困学子肯定不是个个都有这能力。
&esp;&esp;不如再问问他们是否愿意接这个单。价格好说,每改一幕戏,就付五两银子!”
&esp;&esp;陈槐现在是官员有月俸,但想起独自京中求学的经历,还宛如昨天,而且京中像他那般的学子不在少数。
&esp;&esp;于是,他就答应下来,除去找到翰林院的同窗,还从国子监挑来几个家景贫寒、但文才出众的学弟,几人齐动,把戏目编写得荡气回肠。
&esp;&esp;另外就是刊印、绘本和雕版印刷,这些都需要人。
&esp;&esp;好在学子们都需要学六艺,擅长绘画的不在少数。
&esp;&esp;挑几人画原版,安春风最愁的画师问题也解决了。
&esp;&esp;国子监就有刊印室,平时除了印学生的试卷,也印些畅销的教辅书补贴教资。
&esp;&esp;雕模板的工匠都是高手,现在帮忙印几千本画册子没问题。
&esp;&esp;陈槐跟几家书肆关系不错,要代售话本子更没问题。
&esp;&esp;有这些顶尖高手笔下的故事,又有各个渠道的生产销售便利,所以才有如今《白娘子传奇》全方位无死角的火爆销售场面。
&esp;&esp;故事是自己写的,能卖出去早有心理准备,可看到三百两银子的银票,陈槐真的被震惊了。
&esp;&esp;他只当安娘子说的三七分是玩笑,也就能帮那些学子挣两银子。
&esp;&esp;现在三百两还只是画工唐景瑞
&esp;&esp;随着太后娘娘的“闭宫休养”,赏赐秀女一事也就无人再提起。
&esp;&esp;从婚前就笼罩在安春风和金湛头上的阴霾终于散开。
&esp;&esp;安春风一边养胎,一边静看自己播下的种子开花结果。
&esp;&esp;新戏依然是遍地开花的演出,甚至还流传出京,开始向下面州府蔓延。
&esp;&esp;印刷的话本子、戏册子、各种绢人娃娃也随商队散开,占领各书肆的销量程?
&esp;&esp;那边院子已经准备好了,就挨着毛娘子夫妻俩,里面的一应东西都是毛家人自己在弄。
&esp;&esp;婚期跟陈槐的婚礼只隔着一天,这也意味着金湛至少要紧挨着时间当两次迎亲伴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