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除了假死还有什么办法吗?好似也没有了。罢了罢了,起码景衡是这本书里的二号人物,总不至于手段太次,直接就让景衍抓了吧。
只要能借景衡的手暂且逃出去,她就有办法摆脱这姓景的两个人,自己逃了,到那时,天高海阔,他们又能去哪里找她去。
虽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可天下之大,哪有王能当真翻遍他的国土?枝枝此时自信满满只觉自由快活近在眼前。
-
程府
宋棋的信送了过来,景衡看罢,脸上浮现出一抹尽在把握的笑。这宋棋便是景衡安插在景衍身边的一枚暗棋,景衍在扬州遇刺那回,就是他与许枫一起的手笔。
景衍昔年在西北时,宋棋就在西北军中,只是他并非景衍嫡系,故而不得信任,在西北时也没有给景衡带来什么助力。后来景衍入主京城,宋棋凭着对东宫旧臣的了解,在景衡的示意下揪出许多东宫的人,这才得了景衍的信任,一路升迁。
宋棋在信中说,景衍已经确定两日后动身前往西北,届时是最好的动手时机。
景衡他不仅要在两日后将枝枝给救出来,还要趁景衍出京的时机再动一次手。景衍为了他的舅父褚阔,已经去了西北一次了,那次就被景衡的人趁机偷袭了,他这回再去必定会加强防备。
依景衍的性子,即便再重视褚阔,也不可能为了寻他的踪迹再三犯险离京。这两次便已是极限了。
景衡心知,这回大抵是最后的机会了,若不成功,日后在京中若要动手就更难了,暗中刺杀这条路也就走不通了。
他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静静思量许久,开口道:“通知许家,送人去京城前往西北的官道上藏着,这回若是再办砸了差事,日后许家的人就不必再到孤跟前了。”
景衡话落,跪在下首的一位暗卫,垂首应是后,起身离开前去通知许家了。
书房内安静了几瞬,景衡眼神晦暗不明的又开口道:“让人去找莲香,把假死的药给她,两日后给枝枝用上,至于她自己,暂且不能有动作,待枝枝安全脱身后,孤自会想法子把她也带出来,告诉她不必忧心。”
暗卫垂首应是,退下去寻莲香。这暗卫心知肚明,待沈侧妃脱身后,莲香这个曾跟着她伺候的奴婢除了个死,再没别的路子可走。
毕竟那沈侧妃侍奉了自家主子的死对头,莲香这个知道所有的婢女再留着,岂不是碍主子的眼嘛。
这暗卫刚离开程府去寻莲香,消息就进了太子妃的耳朵里。
原本太子妃对景衡的事都不清楚,也不敢过问。可近日来,景衡的心腹中那位裴将军,不知为何搭上了太子妃这条线,几次三番将枝枝的消息和景衡的动向告知于她。太子妃也因此对这件事的进展十分清楚,景衡的一举一动都被她看在眼里放在心上。
那裴将军口中的理由是,太子只有川儿一个独子,他站队自然是站少主,怎会由着一个无子低贱的女人爬在少主头上。
太子妃对他这话虽也存疑,但也不曾深究,毕竟他确实是帮到了她。
这时的太子妃忘了,当初他们逃出京城时,这裴将军可是奉命护送沈青桠的,且在那日丝毫不曾给她这个太子妃面子,怎么可能真的是为了少主颜面而站在她这一边的人。
太子妃知晓景衡依旧在谋划将沈氏女带出来的事,气得砸了房中半数摆件。待下人进来收拾时,犹还带着怒火。
靠坐在桌案旁,她险些要压不住那股子气去寻景衡对峙。他景衡怎的能如此不顾惜他们的夫妻情谊,执意要为了一个下贱的妾侍将他们所有人都置于险境。
但心中几番纠结,最终还是理智压过怒火占了上风,她不过是他的妻室罢了,仰仗他而活,既无宠无爱,又无他的骨肉血脉,连这个尚算得他疼爱的孩子,都不是皇室血脉,哪里有底气去质问于他。
即便当真对峙起来,景衡那性子又怎么会是能因她的不满而更改主意的。
太子妃心知肚明,她只能靠自己去争去搏。
她心绪十分复杂的叹了口气,揉着额头吩咐下人道:“去同主君说,我想川儿了,怕孩子久不见母亲心里悲伤,想暗中去纪府看看孩子。”
景衡闻言,倒也未曾阻拦,只是吩咐太子妃注意隐藏身份莫要被人发现。
太子妃装扮一番后,带着帏帽去了纪府,她此次前去纪府,并非是去看孩子实则是为了将现下的情况告知父亲,顺便让他送信入京,看看齐嫔究竟有没有揭露沈氏女的身份。
她到了纪府后,纪侯爷提心吊胆拉着自己的这个大女儿去了老太君的院子,忐忑的问她又有何事。
他是真的怕了自己的这女儿女婿,简直是扯着他的老命在搞事。
太子妃将景衡的谋划打算,悉数告知了他。纪侯爷闻言便愣住了,过了还一会儿才回过神来问:“你不是说只要让二丫头把那沈氏女的身份揭露了,景衍动手后,景衡必然不会再有动作吗?”
太子妃闻言,也是怒气冲冲:“我是如此说不假,可现下问题是二妹究竟有没有揭穿沈氏的身份!景衍根本就没有动作,我的人报信说,沈氏还好好的在京郊小院呆着呢,只是伤了脚这几日才一直不曾出来。”
纪侯爷听罢,安抚她道:“你先莫要冲动行事,待我问问宫中的齐嫔再做打算,这不是还有两日吗,先沉住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