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飞流一点头,小跑到晏大夫身边。
&esp;&esp;晏大夫凶巴巴的:“干什么啊?”
&esp;&esp;飞流傻乎乎的一笑,抱着晏大夫就是一个螺旋升天。
&esp;&esp;“诶、啊——啊!放我下来!你不许去啊!听见没?!快放我下去!你不许去!”
&esp;&esp;九婴:好惨一晏大夫。
&esp;&esp;她伸手搀住了梅长苏,两人在晏大夫的咆哮之下淡定的出了门。
&esp;&esp;这种事情,多来几次就习惯了。
&esp;&esp;到言侯府上时,豫津和景睿正巧在打马球。
&esp;&esp;豫津将马球打到院外,正要去捡。
&esp;&esp;留景睿招待梅长苏一行。
&esp;&esp;梅长苏瞧着他的背影,若有所思:“这段日子,豫津总是一个人在家吗?”
&esp;&esp;景睿也应道:“好像确实如此,总之我也有一阵子没见到言侯爷了。他就算再京城,也总是泡在道馆里。”
&esp;&esp;所以说,关爱留守儿童多么有必要。
&esp;&esp;这也是豫津心性好,换个人指不定抑郁成啥样呢。
&esp;&esp;两人喝了盏茶,豫津就回来了。
&esp;&esp;豫津言语之间提起被他的球惊了马的夜秦使臣,颇为瞧不上。
&esp;&esp;梅长苏问他:“那你觉得什么样的人才能做一国使臣呢?”
&esp;&esp;豫津向往道:“我心中最具使臣气度的,当是书中所载蔺相如。出使虎狼之国面无惧色,辩可压群臣,胆可镇暴君,既能完璧归赵,又不辱君信国威。真是慧心铁胆,不外如实。”
&esp;&esp;景睿给他倒了杯茶,笑到:“你的眼光还真高。”
&esp;&esp;蔺相如那般可名垂青史的人物,多少年才出一个?
&esp;&esp;梅长苏温声道:“你也不必羡慕古人,其实在我大梁境内,曾经也出过这样一位使臣。”
&esp;&esp;两人瞬间好奇起来:“真的/是吗?”
&esp;&esp;梅长苏缓缓道来:“三十七年前,大渝、北燕、东海三方联盟,意图共犯我大梁,裂土而分。当时敌人以五倍的兵力,绵绵军营直压我境,那名使臣年方二十,手持王杖栉节,素衣娟冠,只身一人穿营而过。刀斧胁身而不退,他在敌营王账之中舌战群臣,心坚如山舌利如刀,当时敌人联盟本就松散,被他一番游说,竟从内部分裂,我王师将士一举反击,方解此危。”
&esp;&esp;梅长苏看向豫津:“如此使臣,当不比蔺相如逊色吧。”
&esp;&esp;他的口才一流,将往事叙述的历历在目,叫人荡气回肠。
&esp;&esp;豫津笑道:“我大梁竟然有如此胆识之人,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
&esp;&esp;梅长苏不欲过多提及:“陈年旧事,渐渐不被人提起,我比你们年长几岁,听长辈们说过一二。”
&esp;&esp;九婴在一边听着,暗自诽腹。
&esp;&esp;恐怕不是因为日子久了才没人提起的,而是粱帝不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