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宇宁同学,你在咱们研究生开学典礼上说的那一句,鹤唳蛇行域外传,现在已经传的好多人都知道了。
听说社科院的钱先生也知道了,他说你其志可嘉,孺子可教。
钱先生当年是我的老师。
他可是很少夸别人的。”
杨老师笑眯眯的说。
今天杨老师给他们几个研究生讲的是莎士比亚,莎士比亚研究也是杨老师的主要学问之一。
杨老师讲课很轻松,有的时候会说一些别的事儿,甚至有时会讲一些学校里的笑话。
在季宇宁上研究生之前的那几个月的本科学习中,他基本上没有跟杨老师接触过。
因为杨老师和李赋宁老师不一样,杨老师是不给本科生上课的,而且平时杨老师都比较严肃。平常就算是见到了,也感觉他有些不苟言笑。
但实际上这段时间熟悉了以后,季宇宁才发现杨老师对学生是很好的。和学生说话总是笑眯眯的。
在整个西语系英语专业里,他和李老师是最主要的老师,李老师称呼他为杨师兄。
李赋宁老师是为大一大二的本科生开课,同时他也为研究生上课。
他为西语系英语专业研究生开过以下课程:1.英国文学史;2.英国文学选读;3。英语史;4.莎士比亚;5.拉丁文。
另外据说李老师也可以为法语专业和德语专业的本科学生开课。
他为研究生开的课程,跟杨老师很多都是重合的,杨老师更专注于英国文学史和欧洲文学史。
他们这一届研究生,英国文学专业研究方向的导师,就是杨老师和李老师两个人。
课讲的差不多了,杨老师拿出烟来,他烟瘾不小,问了一下唯一的女士韩师姐有没有问题,他就开始抽烟。
杨老师抽烟的姿势非常的优雅,无论是手势还是身姿,都让人感觉很舒服。不过他抽烟很凶。
季宇宁这时有些觉得,杨老师之所以进行这种家庭沙龙式的讲课,就是因为好方便他抽烟。
他听说他们系里的朱光潜老爷子抽烟也很凶,而且老爷子抽烟是用烟斗,平常是用几个烟斗抽烟,他在家里各个地方都放一个烟斗,想抽就直接拿起来抽。
季宇宁家没人抽烟,朱琳的父母也不抽烟,她外公外婆就更不抽烟了。
季宇宁前世家里人也不抽烟,所以他这两辈子都理解不了,为什么有人会天天想着抽烟呢。
杨老师抽了两支烟,季宇宁等人就起身告辞。
“哎呀,这个杀龙的诗,我每次看都脑袋大。
季宇宁啊,你怎么能背得下来这首诗啊。”
在从杨老师家回来的路上,韩师姐说道。
她说的杀龙的诗,实际上就是季宇宁年初的时候,背的那首英国古英语时期的史诗《贝奥武甫》。那首诗里讲的内容就是杀龙的内容。
韩师姐是沪上人,一口的沪上方言。
这首古英语的长诗,她这些天每次看都头疼,但是李老师让她必须要学。
倒是一旁的40岁的胡师兄这段时间感觉用功尤勤,他现在对于古英语和中古英语倒是颇有心得。
他60年代初本科毕业以后,一直在大学里教外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