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度越高的光刻机,零件数量就要直接翻上一倍,甚至是数倍。”
“这些可都是留给咱们待解决的大难题。”
老先生听着听着,快子也不动了。
眼睛里彷佛泛着光。
“那你是觉得,华国的光刻机行业发展起来很艰难咯?”
“那到不至于。”陈泽言摆摆手,道:“这玩意儿难是难,但咱们华国毕竟地大物博,人才众多嘛,现在搞不定,不代表以后也搞不定啊。”
“尤其是咱们华国科学院,好家伙,那叫一个人才济济,里面个个都是人才,说话又好听……”
“停停停,”老先生伸手打断了他,有些好奇:“你知道我是科学院的人?”
是的。
这位老先生不是别人。
正是之前从自己学生那里,收到陈泽言光刻机研发日志(一)的科学院院士,兼国科大副校长、教授——王怀明。
陈泽言闻言,感觉自己的智商受到了侮辱。
忍不住翻了个白眼:“拜托老大爷,您这一上来二话不说,就硬问我光刻机的发展前景,这我要猜不到您的身份,那我不成傻子了吗?”
从他寄出那封光刻机研发日志(一)邮件的第一天起。
他就知道,迟早有一天会有人来找他。
只不过这个时间比起他预想的,提前了不少啊。
王怀明哈哈干笑了两声,道:“非常不错,洞察力很敏锐。”
这叫敏锐?
您确定不是因为您大大咧咧的原因?
陈泽言神色戒备,问道:
“大爷,您这时候来找我,该不会就是纯粹为了跟我聊天儿的吧?”
看着他的表情,王怀明澹定的回答道:
“你放心吧,我今天来,还真就是专门找你聊聊天儿。”
“科学院那边已经下达了指示,在你高中毕业之前,不会有任何人来打扰你。”
“这一点你可以完全放心。”
听到这话,陈泽言心里松了口气,脸上浮出笑容。
王怀明又问道:“那我再问个题外话,大学你想好了要去哪所学校没?”
他说的是‘去’,而非‘考’。
因为以陈泽言的水准,除了国外的学校。
国内几乎任何学校都是任由他挑选。
包括清华北大!
至于为什么不包含国外的学校。
那当然是因为科学院不会允许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