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王小说网

帝王小说网>北极光下的幽灵TXT笔趣阁最新章节列表 > 第28章(第1页)

第28章(第1页)

不幸的是,&ot;不列颠尼亚&ot;号就在沉船之列。除了爱斯基摩人所期待的全部货物,船上还载有一台大功率的美国电台、汽油发电机和电池,后者正是本格森的轻便电台所不可缺少的。然而这一切都永远沉睡在冰冷的大西洋底了。

这批潜艇也许是&ot;北极一号&ot;最早招来的&ot;头狼&ot;。

10月间的一天,一架道格拉斯小型飞机在爱斯基摩村上空盘旋。它飞得很低,发动机声音震得帐篷发响。村里男女老少都出来看这只神奇的大鸟。克鲁克斯受过训练,把几只爬犁勉强拼了个&ot;t&ot;字形。飞机对准爬犁,投下两顶降落伞,伞下坠着沉重的板条箱。小孩拥上去,乱叫着去接降落伞,几乎被砸伤。

板条箱被拆开了,是些步枪和子弹。安德森数了一下,共20支枪,在一个箱子里有一封信。安德森交给了克鲁克斯。

克鲁克斯看完后,什么也没有说。他招呼村民们进屋喝茶,安德森一直跟在他后面。暮色浓深时,东岸长官克鲁克斯在一个无人处告诉安德森:美国海军司令金上将已命令第十一特混舰队巡逻格陵兰东北地区。该舰队由&ot;诺斯兰&ot;号、&ot;北极星&ot;号和&ot;熊&ot;号等舰艇组成,司令官是大名鼎鼎的海军中校爱德华&iddot;史密斯,就是那个&ot;冰山史密斯&ot;。一切外国舰船和人员不得进入格陵兰,否则以间谍论处。

安德森不明白为什么美国人对格陵兰有这样大的兴趣:&ot;难道我们也由美国海军来指挥吗?&ot;

&ot;是的,这封信就是命令。史密斯的东岸指挥部设在斯科尔斯比镇。布留恩指示我们听他指挥。&ot;

&ot;那他又说些什么呢?&ot;

&ot;他说必须大规模搜索格陵兰东海岸。埃拉岛以南由他负责,以北由我们管。&ot;

&ot;难道要往北搜到皮尔里地吗?&ot;

&ot;需要的话,也要去北极。&ot;

&ot;这怎么可能呢?&ot;

&ot;这是命令。&ot;

&ot;都快到冬季了。&ot;安德森眯起一只眼,打量着天边的冷月。

&ot;冬季也要行动。&ot;

&ot;为什么?冬天有暴风雪。&ot;

&ot;因为这件事很紧迫。在格陵兰东南一带,几乎天天都有船被德国潜艇击沉。这些潜艇好像有只眼睛。&ot;

&ot;天哪,冬天巡逻,在北极夜中找德国人,那位史密斯疯了吧!&ot;安德森喃喃说道。

他想,好不容易填满的猎屋和村子中的食品一下子都完了。村民们的高兴情绪仿佛近在眼前。&ot;能不死人就是好事。&ot;他转了一个念头。

&ot;为了更多人的安全,也为了我们的祖国。&ot;克鲁克斯激动起来,声音在颤抖。

&ot;是的。必须打败希特勒德国,为了丹麦王国。克里斯蒂安国王这阵子一定很难过吧。&ot;安德森赞同地说。

&ot;也为了格陵兰。&ot;克鲁克斯的声音变得异常坚定。

十四关于罗伯特&iddot;皮尔里的故事

初雪降过之后,格陵兰马上就成了冬天。大雪一场紧似一场,湿软的地面也冻硬了。海冰越来越多,越来越密。有时第二天出去,昨夜还发蓝的海面就被冻住了。候鸟一群群南迁。驯鹿、旅鼠也浩浩荡荡南行,把依附于它们的狐狸和狼也带走了。只有少数耐寒的麝香牛留下来,向狂暴的北疆严冬挑战。

9月的平均温度还是零下19度,10月就降到零下82度。即便晴天,淡黄色的太阳也难得在地平线上待多长时间。每天它迟迟升起,又早早落下。许多时候,只露出半个脸。大风狂啸着,把帐篷掀得东倒西歪。

&ot;北极一号&ot;的德国海军气象人员,开始准备他们在这个世界最大岛屿上的第一个冬天。单单听到&ot;冬天&ot;这个词就叫人心脏都紧缩起来。

赫伯特少校在连续测定气温降到零下15度后,决定开始筑冰屋。冰屋是爱斯基摩人的独特建筑,也是他们祖先留下来的珍贵遗产。爱斯基摩人大致分为三个主支:格陵兰人、北加拿大人(又称拉布拉达人)和西伯利亚人。其中,北加拿大部落还有一个较大的分支居住在阿拉斯加。白令海峡西部的部落又叫楚科特人,他们的分支一直向西散布到苏联境内北极圈的广大冻土地带和北极诸岛上,其中大部分是雅库特人。建筑冰屋的习惯在爱斯基摩人中广泛保持着。

少校把玛丽埃特和预报员凯特尔上士留在帐篷中,坚持观测天气和每天三次准时发报。其余的人都出来,分成两个小组修砌冰屋。

冰屋和雪屋的区别,是前者的建筑材料为冰块而后者为压缩的雪块。赫伯特要修冰屋是因为冰屋较为坚固。一组人到冰封的海岸边把一块块海冰切下来。另一组人在一块背风的冻土上清理地基。冰都被切成长60厘米、宽45厘米、厚20厘米的冰砖,然后以4米为直径成螺旋形往上砌。螺旋角采取15度,逐渐向内收缩。冰块缝中填塞雪粉。当砌到顶上的最后一块时,赫伯特少校专门切了一块计算好的冰砖,从里面用手托起,把顶封住。冰屋是没有门的,在冻土中挖一条地道通入屋内。这样既不怕风吹,又可以保持屋内温度不散发。当然,地道门口选在背风处,这点对气象台人员来讲不是个新问题。

冰屋筑好后外面又浇了水,把它冻成浑然一体,像座混凝土碉堡。屋里衬上帆布和毛皮,不一会儿就暖和起来。看起来整个都是冰堆,可是比透风的棉帐篷不知要强到哪里去。赫伯特在每座冰屋背风一侧开了一个通气孔。他向人们解释,如果不通风,人的体温和做饭热量会把冰屋化掉。

已完结热门小说推荐

最新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