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秋将他的夜视仪戴到头上,然后又从背后的包袱里掏出了个小型的空气监测仪,这个东西比409上的类似设备要小的多。其他的人都很吃惊,他们想不通特派员离开陆地时的准备工作竟然如此的充分。
&ldo;你真是有先见之明,什么都带着。&rdo;赵平渔笑着说道。
&ldo;他要是真的那么有先见之明,我看也不会穿的像舰队司令了。&rdo;郑强从旁回应道。
王延秋对于郑强拿他寻开心毫不在意,他正在检测下面的空气质量和辐射状况。
&ldo;嗯,下面有氧气,二氧化碳不到百分之一氧化碳千分之零点三,二氧化硫没有检出,空气质量很好。&rdo;王延秋自言自语起来。
&ldo;你必须随时用对讲机和我们保持联系。&rdo;郑强站在后面说道。
&ldo;我也必须提醒你们,我下去以后,你们就关死这个盖子以防海水灌进来,还得随时盯着。我上来的时候,会先敲击三下,如果没有敲击,有什么人要从里面爬出来,你们就不要打开这扇舱盖。&rdo;
&ldo;都关死了,对讲机怕是用不了了。&rdo;
&ldo;别太指望这个,我进入这艘潜艇的主过道,一共需要经过三道水密门,和409上没什么两样,没有什么无线电被能穿透这么厚的金属介质。不过必要时我会敲打潜艇外壳来传递信息。&rdo;
&ldo;这也太儿戏了。&rdo;
&ldo;呵呵,我天生命大,不用太担心。&rdo;
王延秋说着话,用手电朝下面晃了晃,看到了下面的梯子,他转身试探着用脚踩到梯子,然后顺着梯子慢慢地爬了下去。留在潜龙4号里的三个人看着这个家伙慢慢爬下去,都觉得有些恍惚,在这样的海底世界里竟然还有这样荒谬的事情,竟然还可以这么简单地进入敌方的潜艇。郑强突然猜到一件事,王延秋之所以如此的笃定,应该是因为他早就有了这样荒唐的想法,他就是一个心眼想下去看看。
特派员的头部消失以后,用手电对着上面画了个弧形,示意上面关闭舱盖,慢慢的上面的舱盖关了起来。他拉下头上的夜视仪,现在周围陷入了一片深浅不的绿色。他紧接着向下关上了弗吉尼亚的舱盖,旋紧了内部的轮子。
做完这些,王延秋慢慢下到了底部,整了整背包,将那把随时都会让他暴露的,亮闪闪的枪移到胸前,将保险推到连发上。
这支枪保养的还不错,不过有一些重,可以说并不很适合这样狭小的环境,黑暗环境下,亮白色的枪管也容易被对手察觉到。王延秋毫不怀疑这支枪从未发射过,实际上这就是409上的小型仪仗队的用枪,每年上级登艇视察时,都会有两名仪表不错的水兵穿上礼服,握着这种老式的突击步枪参加检阅,一个站在跳板外毫无表情地看着前方,另一个站在帆罩上紧靠着海军旗帜的位置,这样飘动的军旗会慢慢落在士兵的脸庞或者飘带上,这是海军政治部喜欢的风格。这时下面的摄影师就可以按照些心知肚明的规格,拍下些照片然后发表到刊物上。从这些照片里,你看不到军舰舷号,也看不到围壳上的舵和各种天线,甚至连潜望镜都被飘扬的旗帜挡住了,可以说对于某个想解读情报的人来说,照片内含的信息量为零。仪式完毕后,这两支枪就会重新被放进金属箱子内,等第二年再使用一次。
环视四周,没有任何的发光物体,如果艇上的电力系统还在运作,这应该是反常的情况。王延秋慢慢移动到逃生舱的舱门口,这个门与409上的类似,只是尺寸略大些。王延秋使劲拧动轮盘,慢慢推开了舱门,现在他已经真正进入这艘潜艇了。
&ldo;过道?&rdo;
王延秋回忆着关于这类型潜艇的书面资料,现在他在顶层通道上。不用太费心分辨前后方向,因为这艘艇朝前倾斜着。也就是说,如果朝后上走是动力部分,朝前下则是居住区和指挥舱,指挥舱之前,是还从未有公开照片出现过的鱼雷舱。特派员低头看了眼腰上插着的辐射监测仪,只有很微弱的辐射指示。这个开头出人预料地顺利,他原本以为下来以后免不了一场枪战,现在看起来枪战的戏码可能还留在了后面。他蹲在地上模了下地板,是某种化纤的材料,湿嗒嗒的,可能是排湿系统出了问题,也可能是在特殊时期为了保持安静被关闭了。现在整艘潜艇内部的噪音很小,比409内部的噪音要小很多,不过409上有近百人,而这里就像是座坟墓,理所当然应该更安静些。
第95章新的发现
没有看到过道上有任何的人影,王延秋慢慢挪动脚步出了逃生舱,他尽量俯下身子,他想,这样可以更好的在黑暗的环境里隐藏自己,不过通过夜视仪他也能看见手里的枪在茵茵地发着白光,真是个滑稽的场面。他觉得要是该死的美国特务文鼎华现在就跳到面前,看到自己手里的武器,说不定会笑掉大牙。
沿着湿辘辘的过道走了几米,左侧是水密门虚掩的住舱,王延秋把头伸了进去,空荡荡的,大概还没有人住过。他钻进住舱内部,翻动了床底下的储物柜,空空如也,之前的猜测情报被证实了,就是这艘艇启航时并不满员。
另一侧的过道通向轮机控制舱,上面的英文标识写着:辐射区,严禁进入,后面还画着个绿色的骷髅。后面的布局与409完全不同,409的轮机控制区域在底层,而这里是在一层。控制舱的大舱门关闭着,从舱门中央的小玻璃窗往里面望去,什么也看不到。王延秋还不急着花时间进去看,他知道这个区域的自动化程度很高,很可能不像409那样,随时需要4个人盯着,所以他认为这不是个重要的区域,他需要找到人和文字的记录,显然朝前走更靠谱。于是,他小心翼翼地沿着这条湿冷的主过道,朝着更靠前的舱室走去,去看看谁在指挥区域,无论整件事多么的离奇,指挥舱内绝对不可能没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