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侯婴听见了,还很清楚(废话,就是为了让他听到,能不大点声么!),果然大手一挥,刀下留人,走到韩信跟前,看看这位自称是壮士的人到底长啥样儿。走到跟前一看还不错,长得倒也一表人才,既然是壮士就先别杀了,大家先唠唠,探探底,如果不是再杀也不迟,万一是就当自己捡到宝了!
在这时韩信可不敢再隐藏什么了,大展其口才,把夏侯婴给说服了。一看还真是人才,就不再杀他。再没过多久,韩信通过夏侯婴又认识了萧何,韩信知道自己的前途就在这人身上,更是把自己的才识表露无遗。萧何也对他上了心,但没有进一步安排他的官职,萧何很善于识人,刘邦就是他的这项本领的成果。而是让他先等等,等自己有机会跟刘邦商量商量再说。
萧何其实是为韩信好,现在的韩信太急于成功,如果现在把他引见给刘邦,是能受到重用,但这样的一步登天,不仅对他日后的发展不好,也会引起其他将领的反感,所以萧何要先安排安排,等个合适的时机最好。
萧何能冷静耐心地等,韩信却没耐心了。他认为自己已经尽力了,而刘邦还不召见自己,是他不需要自己这种人才吧。唉,算了,也许自己真的没什么用,都这么多年了,还是老样子,当兵不适合自己,还是走吧,找个地方再找份工作,安安稳稳地生活吧。
于是,韩信也准备跑路回中原,另谋出路!
他却不知道萧何虽然没跟刘邦说过他,但一直在留心注意着他。还派人整天盯着,就怕这位想不开溜了!
所以,一收到韩信溜号的消息,萧何打马就去追,才出现了上面刘邦生闷气的情景。
好了,书接开始,让我们看看韩信是怎样登上历史舞台,开始他的表演的。
萧何对刘邦说:&ldo;如果是普通的将领我也懒得去追,但这个人可不同,要不我费这么大劲干嘛!&rdo;接着就进一步问道:&ldo;您是想一辈子呆在汉中还是想回东方,跟项羽争霸去?您要是想和项羽一争天下,就必须要重用韩信;如果只想安稳地呆在这儿,那就算了!&rdo;
刘邦说道:&ldo;当然是要回到中原去,鬼才愿意待在这!&rdo;刘邦一看萧何这么重视韩信,就答应要重用韩信。而且在萧何的一力建议下,还要隆重、正式地任命韩信为大将,统帅全军。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大好天气,在全军将士的注视之下,刘邦正式拜韩信为大将,命他统帅全军,有生杀大权。虽然全军绝大部分人都不认识这个斯斯文文的将领,对这么一个无名之人突然一步青云,连窜数级的很不以为意,但既然汉王赋予了他大权,大家就遵守吧。不过总算有个人要去面对项羽,这样也挺好啊!
韩信就这样终于有了施展抱负的机会了,看着台下众人,虽然他知道很多人对他并不怎么服气,但不管怎么说总算迈出了关键的一步,多年的憋屈一扫而空,意气风发、斗志昂扬的韩信终于熬出头了。
十、争霸前的准备
再一次进军关中
韩信终于火了,正所谓士为知己者死,韩信自然是对刘邦感恩戴德,最起码目前是。刘邦手下不缺那种冲锋陷阵的大将(也许勇力值要差项羽一些),其实就是缺那种能做军事战略规划的将军,也就是刘邦不知道下一步要干嘛,怎么做!韩信则是这样的将领。
于是,刘邦和韩信开始了亲切而又严肃的军事对话,你得让我看看你是不是有才啊!韩信早已为此作了充分的准备,两人就最近的局势交换了看法,以及对项羽的性格缺陷及政策失误等做了最新的总结和批评,同时韩信也制定了己方最近的军事规划,而刘邦不仅表示同意,同时表示还要予以最大的支持。韩信同志很激动,表示一定不辜负领导的期望。第一次对话很成功也很圆满,一扫刘老大最近的烦闷心情,也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现在我们回顾下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
在韩信眼里,项羽注定会失败的几大因素:
第一,项羽的武力值太高,而且主见性很强,不能任用手下有才能的将领,因为他觉得有他一人足矣!这不过是匹夫之勇!
第二,可能以前没做过什么领导,家庭以及素质教育不足,因此对手下立了大功的人舍不得封赏,在这方面表现的太小气了,这样拢不住人心!
第三,策略上的众多失误。现在虽然全国都尊他为老大,但他不在关中建立大本营,却要急急忙忙地赶回彭城,缺乏全国战略性眼光,而且对时局的发展缺乏敏感性;封王标准全凭自己的一时喜好,没有一点政治素养,这会导致很多人心怀不满,最后会导致时局混乱。
接着韩信同志又进一步指出了下一步的军事重点走向,进军关中!韩信表示这很重要,是我军争霸天下的资本所在。关中在军事上战略意义就不言而喻了。同时,关中本来就是您的,是项羽嫉妒您才没封给您。这是当时那位义帝当着众人面前说的,虽然现在这人没什么实际权力,但毕竟在名义上也是我们的顶头上司,在口号上还是能利用下的。而且,当初我军在初入关中时,约法三章不扰民的政策已经深入人心,取得了关中盆地民心的归附,这是最主要的政治资本;而封在关中的三王早已失去了老秦人的信任,不说他们投降的行动,单凭那20万秦军被坑杀,而只有这三人幸免就让关中父老痛恨之极,所以这三人也得不到秦人的支持的。还有就是三人中最会打仗的章邯现在是意志消沉、终日以喝酒度日,已经失去了一代名将的风采,因此对我们构不成什么威胁,而其他两人根本就不足为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