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关东不断兴起的叛军之类的,赵高只把陈胜等人当做流寇来处理,虽然自己也拿不出什么有效方案来平定这些叛乱,但也不会认为这些乌合之众会攻进关中,攻入咸阳。对此,赵高到有绝对自信。
让我们来看看关中的地形就知道,这位不学无术的赵高为何信心这样十足。关中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四周都是崇山峻岭,中间则是一片平原,东边有函谷关,北有萧关要塞,西有散关,南有武关,这些关口地势很是险要。真的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只要这些关口还在秦国手里,东方六国再怎么闹腾也波及不到关中半步。这也是战国以来,秦国攻打六国很是方便,一打不过就躲进关内,而东方六国则攻打秦国却很困难!赵高当然也知道这个事实,所以才高枕无忧地跟朝臣们争权夺利!
可令他没想到的是,周文所率领的农民军攻破了函谷关,踏上了那一望无际关中平原的土地。几十万人那,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得意忘形的笑容。赵高接到战报却吓傻了,慌忙赶快报告给胡亥,这事可不是闹的玩的!胡亥也慌了,这怎么玩得好好的,就出了这么大的事呢!
他只能求救于手下,希望有人能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下令召开紧急会议,任何人都不许请假,大家终于看到了许久都没见过的最高领导人胡亥同志。
胡亥真的具有作一名优秀领导人的潜质,三两下把事情一说,就闭嘴了,好让自己属下自由发表意见。整个会议气氛十分热烈,大家纷纷畅所欲言,讨论着胡亥同志所关心的话题。
这时站出来一个人,他叫章邯,是一位本土派贵族的后代,喜欢练武,个性果断,心思缜密。他分管的是税务系统,而由于关东叛乱四起,哪些地方没收上税,哪些地方还能收上税,他一清二楚。而且身上老秦人的血脉,让他很是关心国家大事,没事就和一帮青壮派讨论这些问题,尤其是针对最近的农民军问题。因此,对于目前这个问题,也只有章邯考虑到最多最完整。
只见章邯走上前,一顿分析解释,直接就把胡亥给镇住了。胡亥一听就蒙了,怎么自己这皇帝当得这么不安稳啊!慌忙问道:&ldo;这该怎么办呢?&rdo;章邯早想好了解决方法,他指出现在远水解不了近渴,再调周围郡县军队已经来不及了。京城附近只有一支力量可以利用,那就是骊山陵墓的罪犯囚徒。这里边有很多是因为蒙恬事件和其他政治斗争被牵连进去的武装力量,其中不乏原先是精锐战斗序列的军团。只要把他们再次武装起来,才能抵抗住这次农民军的奔袭。
胡亥也不知道管不管用,但一看以李斯为首的都支持这个方法,赵高也没什么好招,就只好把这件事情交给章邯去办!章邯由文职转向了武职,开始了他挽救大秦帝国的努力。
胡亥皇帝亲自下令,赦免骊山囚徒的&ldo;罪行&rdo;,并重新组编成军团,尽速开往战场。这支军队作为政治斗争的牺牲品虽不免对政府有一些愤恨,但老秦人骨子里就深深烙上了服从命令、忠于君主的观念,况且这次是要保卫自己的乡土,多少年了秦国还从来没让六国踏进关中平原,而现在居然有一帮子泥腿子打了进来,这是对秦人的一种侮辱!
当秦国传统的黑色盔甲、战袍又重新穿在他们身上,当一面面宏大的黑色战旗再一次飘扬在天空之中时,漫山遍野一片黑色,整个军队一片肃然、凄厉,仿佛曾经的那支无敌雄狮又依稀复活了。
章邯带着他们,去迎击周文的大军,去挽救大秦的命运。
太顺利了,周文不禁这样想,这就是人们谈虎色变的函谷关?这就是名动天下的秦军?也不过如此嘛。周文很是开心,命人扎下营盘,并派人向老大陈胜联系,请求进一步指示。
看着身后几十万的部队,这扎块营,那扎块营,东一片,西一片的,周文也是无奈。毕竟除了张楚王给的近10万人马外,剩下投奔而来的只是为了混口饭吃,顺便看能不能捞点儿外快之类的,根本就不听自己的号令!总不能因为这,而赶人家走吧,那以后谁还来投靠自己!不过,有我手里的这10万人就足够了!函谷关不是照样被我攻破了!剩下的人,凑凑人数,壮壮声势也够了,咸阳那帮子估摸着也被自己这几十万人给吓傻了吧,正收拾包袱准备跑路吧!越想越开心,哈哈……周文不禁大笑起来,离胜利不远了!
却不知一团黑色的乌云正滚滚向他而来!
章邯虽说是管税务出身,但良好的家庭教育和秦国特有的政治氛围,让他很快就熟悉了各种军事操作。再加上他出身财政,精于计算,一探听到周文大军的营盘分布图,就看出了其中的问题。号令不齐,除了周文所率领的部队,其余都处于观望浮动状态,真是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击败周文的10万军队,其余皆不足虑矣!
而周文也因为一直都处于胜利之中,没有了丝毫防范之心,营盘的警戒比较松懈,让章邯看到了其中的机会。
章邯从20万骊山军团中,选出其中最为精锐的部队组成突击军团,其中绝大部分都是曾经在秦国军队中服役的北征军团。他们都受过严格的军事训练和良好的纪律培训,虽然中间被发配到骊山修墓,但军事素养还没有消失,当他们骑上战马,又恢复了曾经作为一名帝国军人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