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sp;&esp;常极士是正五品官,这个官职最初设于前朝十三年,后几度被废除,直到永曦帝继位,才恢复这个官职。
&esp;&esp;虽然只是五品官,但权利极大。上一个常极官在任时,就曾做过一件轰轰烈烈的大事,提出了京郊变法,虽然结果以常极士被贬而不了了之。
&esp;&esp;简而言之,常极士察京畿四野,享直断之权。做好了,能为百姓谋福鸣冤,做不好,能起逆乱之祸,所以非忠心耿耿才干卓越之人不可担之。
&esp;&esp;这么一个官职,是革故鼎新的不二人选,永曦帝突然复置这个职位,其用意不言而喻。
&esp;&esp;“永曦帝,野心不小啊。”
&esp;&esp;但同时,陆久安心里不可避免地升起一个疑问,永曦帝为何会从一开始,就对自己交付这种近乎绝对的信任?
&esp;&esp;让他作为太子少傅教导储君也就罢了,大周这么多经天纬地的治世之才,常极士这么一个至关重要的职位,为什么会落到他的头上?
&esp;&esp;一般来讲,帝王家生性多疑,制衡驭人之术那是使得炉火纯青,何况永曦帝这样的老狐狸。
&esp;&esp;这份信任来得实在匪夷所思,以至让他都有些受宠若惊。就算是因着韩致的关系,那也不该草率。
&esp;&esp;而且看永曦帝平时对自己的态度,也不像知道了他俩关系的样子。
&esp;&esp;陆久安就这个问题曾问过韩致,韩致也表示不知:“我唯一能够肯定的是,皇兄不会害你的,他这么做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esp;&esp;陆久安也不是一个自寻烦恼的人,既然圣心无法揣摩,那就顺其自然好了。
&esp;&esp;新官上任,陆久安着手的第一件事,就是整治晋南城内的治安问题。
&esp;&esp;刘卧等人在五城兵马司任职,相当于现代的城管部门了,对晋南城最是熟悉,曾经不止一次地在陆久安面前谈起过城中诟病。
&esp;&esp;鸡鸣狗盗之事暂且不提,晋南城里的乞丐太多了。
&esp;&esp;与战火纷乱的年代不同,大周国富民强繁荣昌盛,天子脚下,竟还有这么多无家可归的人。
&esp;&esp;陆久安专门找了一个日子,和韩致一同来到五城兵马司的衙署,询问他们是如何处理这事的。
&esp;&esp;指挥使唉声叹气道:“只能将他们驱逐到城外嘛。陆大人,韩将军,你要体谅我们呐。上头不出法令,我们也只能采用这种简单粗暴的法子。要不然整个晋南城都是叫花子,像什么话,你说是不是?”
&esp;&esp;陆久安表示理解:“那能不能向指挥使借些人手。”
&esp;&esp;指挥使十分爽快:“能助陆常极士一臂之力,是本官的荣幸。”
&esp;&esp;结果指挥使安排的人一到,陆久安乐了,原因无他,来的三十多个人全是老熟人。
&esp;&esp;“这指挥使还挺会来事儿的嘛。”
&esp;&esp;这些都是曾经的应平衙役,经过陆久安的精心调教,早就深谙他的工作习惯。无需再用额外的时间进行磨合,就能配合得相得益彰。
&esp;&esp;赵老三也很高兴:“大人,你有什么安排尽管吩咐,时隔一年,我们终于又能听你差遣了。”
&esp;&esp;陆久安命属下即刻出城,打探清楚这群乞丐现今何处,有多少人。
&esp;&esp;这群属下办事极快,不出一天便回来复命。
&esp;&esp;原来那群无家可归的人被统一驱赶出城后,就聚集在城门口,白天向过路的行人乞食,晚上就缩在城墙下面,捡些树叶枯草覆体,总计两百人之众。
&esp;&esp;“冬天太冷了,有十多个孩子没熬过去,死掉了。”
&esp;&esp;“尸体呢?”韩致问。
&esp;&esp;刘卧似有不忍:“守城的士兵用草席一裹,丢到了乱葬岗,估计早就叫野狗啃得只剩骨头了。”
&esp;&esp;又是孩子。
&esp;&esp;如果这群人不能妥善安置,漳州那样的惨案,早晚有一天会重蹈覆辙。
&esp;&esp;在搞清楚大致情况后,陆久安就开始着手下一步,将那群乞丐通通聚集到一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