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时分,唐尧与唐兴和三个舅舅,装了一牛车麻布,悄悄的去了漆布坊。
唐兴见一个大房子里有几个大石槽,石槽的两头有一木架,木架上有一可以滚动的木辊,木辊两端各有木柄,可以摇动木辊,石槽中间的一边,有一大铜釜,铜釜内的生漆加热后,拔掉铜釜的塞子,加热的生漆就会流到石槽内。将整匹麻布缠在一头的辊子上,将麻布一端缠在另一头的辊子上,轻轻摇动手柄,将寖在石槽生漆中的麻布,从那头木辊上慢慢的卷到这头木辊上。麻布全部寖过生漆后,虞有和虞田抬起木辊,放到院子中的一个木架上,然后将麻布的一头用麻绳系好,甩过院中高高支着的木架,将整匹漆好的布挂了上去。
唐尧对四人说:&ldo;接下来我们就要等几天,等漆布晾干,是否能成,就看天意了。&rdo;
过了几天,麻布已晾好,唐尧让让三舅二舅,做泼水实验,只见泼上去的水,都变成水珠滚了下来,布的另一面,没有一丝渗透的水迹。五个人顿时欢呼了起来。
唐尧用手摸了摸漆布的质感说:&ldo;这是我们第一次做,布寖的时间有点长,生漆比较厚,所以布有点硬,接下来,我们要反复试验,找出寖布的最佳时间,相信我们会越做越好的。&rdo;并又对三舅说:&ldo;来这里的人,全部要签死契,契约上写明,没有主人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离开。漆布一定要晾好,存放在库房里。往外运布时,要等一更后,运往布庄装船,天一亮,开船运往大邑。&rdo;
接下来五人又试着做了几匹,一次比一次好,直到最满意为止。唐尧也完全掌握了寖漆的最佳时间。
五个人在漆布坊,喝完酒后,疯狂的跳着,欢呼着,唐兴感觉自己一下子年轻了好多。
第二天,唐尧陪着唐兴去了唐家岭,唐尧刚进大门就高喊着:&ldo;爷爷,看是谁来看你老人家了。&rdo;
老族长听到唐尧的喊声,来到屋门口,看到与唐尧一起来的,是一个高大的,四十多岁的中年人,留着三缕长髯。他眯着眼睛,仔细的打量着。唐兴见老族长稀疏的白发,白须,看来老族长不能认出自己,赶紧上前跪下,说:&ldo;兴儿向伯父叩首了。&rdo;
老族长一听,看着唐兴说:&ldo;兴儿,你如何变成这样了,你在我心里的样子,还是那个高大英俊的年轻人。&rdo;
唐兴说:&ldo;咱爷俩一别已经三十年了,兴儿已五十有余,能不变样吗。&rdo;
老族长让唐兴起来,快快进屋坐下。唐尧把唐兴带来的,上好的四匹织锦搬进屋来。唐兴又在怀中拿出了两个锦盒,说:&ldo;这是我爹送给伯父的一点心意。&rdo;
唐尧替老族长打开锦盒,见一个盒里放着一只千年人参,另一只盒里,放着一朵千年灵芝。纵是唐尧有十亩神药,也觉得这两样东西是珍稀之宝。
老族长一见,对唐兴说:&ldo;谢谢你爹,这两样东西太珍稀了。&rdo;
老族长令下人去叫两个儿子。不一会,唐富就来了,看见唐兴,略一打量,彼此都认出了对方,两人感叹了一番。下人回老族长说:&ldo;族长老爷去山上种树苗去了。&rdo;
唐尧一听,问清哪座山,说道:&ldo;我去找吧。&rdo;说完,骑上马去找唐贵。来到山上,唐尧见唐贵正跑来跑去的指点着佃农们栽种漆树苗,竟然忙得满头大汗。
唐尧笑着说:&ldo;二伯,没想到这门短的时间,你竟然栽了这么多,时间多的是,不必这么着急栽种。&rdo;
唐贵笑着说:&ldo;我不是听你小子说在的是摇钱树吗,我不抓紧点能行吗。&rdo;
唐尧看了看说:&ldo;我不是让你买下一半的荒山荒坡吗,你怎么只买了这一处呢?是不是钱财不够啊,为什么不告诉我?&rdo;
唐贵说:&ldo;唐家岭就六座荒山荒坡,我要是买下一半,族人岂不骂我,我只买下这座比较大的,其他五座正好分给五个长老,再说,财富这东西,够用就行了,多了还得要有能力去保护它,你不是让我凝聚族人的心吗,现在这样一分,五大长老的家族族人们,都很感激。山里你那个漆坊,下人全签的死契,我和你大伯及五位长老,每天每家出一人,轮流照看着,你就放心吧,你送的那四辆牛车,我也算成了族中财物,不运生漆时,帮族人们干些活,现在族人们个个都夸你,给他们带来了好福气。&rdo;
唐尧听后哈哈大笑的说:&ldo;二伯的才能,足可以当个邑侯了。&rdo;
爷俩说着笑着走下了山坡,唐尧飞身上马,拉着二伯的胳膊轻轻一提,将他拉上马来。
两人回到家中,三代人抚今追昔,说到唐氏一族,一百多年才出了唐尧这么一个奇才,一直觉着,唐尧年龄虽小,但论天资能力,不比几百年来任何帝王差。
唐贵说:&ldo;尧儿早已说过,他志不在唐家岭,也不在古阳镇,而是志在天下。&rdo;
唐尧一听,怕他们误会了自己的意图,忙对他们说道:&ldo;尧儿我虽志在天下,但并不志在帝王,我唐氏一族,有先祖尧帝,已成就了唐氏一族的万古名望,作为后人,若不能使乾坤更新,会辱没先祖,使唐祖蒙羞。&rdo;
又说:&ldo;回望先祖尧帝,仁德如天,智慧如神,待人宽如大地,温和使人如沐阳光,仰望如见五彩云般復润大地。先祖一生,格守天道,忧天下之忧,亲和同族,使族亲多少代相亲相爱,和睦相处,先祖交好诸侯与各番国,和谐相处,勤政为民,研制历法,教民耕种时节,解民之惑,为治滔天洪水,呕心沥血,并开千古帝王之德,禅让帝位与天下德才兼备之士,必成万古之名君。&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