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母亲那边无需担心。&rdo;燕清荣皱了皱眉,他只是对弟弟不自信,现在这天寒地冻,弟弟向来娇生惯养,出去后还不知要遇到什么事儿,他怕弟弟担当不了重任。
静安侯缓缓一笑:&ldo;大公子多虑,我看三公子,就是个有责任的,平日虽胡闹的些,但只要是他接手的事情,哪怕过程乱七八糟,但结果却总是得偿所愿,三公子如今年纪也不小,你又何必拘着他。&rdo;
燕清云眼睛一亮,他从没想过,自己在静安侯心里竟有那么高的评价,当即便把胸板儿挺得更直了,那是一个得意劲儿,只是在看到杨初雪的时候,瞬间又蔫儿了下来,可怜巴巴的样子,跟那要骨头的哈巴狗无二。
燕清荣心中一想,觉得静安侯说的也有道理,正欲说些什么,转头就看见自家弟弟那出息样,默默捂脸了一把,接着对杨初雪问道:&ldo;弟妹的意思呢?&rdo;
杨初雪心里挺乱,虽说这些日子对燕清云生气,但她也知道怪不得他,如今听说他要远行,这大冷天的,她又怎么可能会答应,只是静安侯说的也不无道理,燕清云如今年纪也不小,总该学着点正事儿,虽然无论他做与不做,生活都会很好,但这次不仅是一次难得的历练,更是一次为他往日形象翻牌的大好机会。
杨初雪心里很纠结,半响过后,闷闷的道:&ldo;还是听母亲的意思吧。&rdo;事不关已,关己则乱,这话果然不假。
燕清荣淡淡一笑,挺理解弟妹的,不过弟妹若直接答应,他恐怕还要担心,弟弟在弟妹心里的位置了。
☆、121、第一百二一章
121、第一百二一章
事情就这样定了下来,隔日燕清荣就去了一趟公主府,结果可想而知,哪怕长公主不答应,但经过燕清荣的游说,最后还是无奈妥协了,并且她考虑的,和杨初雪一样,眼看云儿年纪渐大,虽说家里养的起,但也总不能一事无成吧。
对杨初雪也有些同命相连起来,干脆让她暂住到公主府里,过年也在公主府得了,省得一个人在家孤单,再说她也想孙子了。
杨初雪摇了摇头,燕清云如今才分家,过年肯定有很多事要忙,哪怕辅国公府不仁,但她却不能不义,传出去了也不好听,她就是要把一切都做的面面俱到,到时候,若再生出矛盾,看他们还有何话说,并且,燕清云现在也算是独立了,有很多人情要来往,她虽也想在公主府里躲个懒,但好不容易经营出的局面,有可能就会坏了,她又怎能容许这种情况发生。
杨初雪想了想,只笑言要把孩子托付给公主几日,她则就不过来了,燕清云不在家,她有事要忙,孩子跟在公主身边也好,省得她不放心。
接着,几人便迅速开始准备,并且还拉了朝中几位大臣参与,人多好办事,不过几天时间,棉衣、棉被、粮食、药糙便已准备齐全,燕清云兴致勃勃整装待发,心里那是一个得意,只暗道自己聪明,初雪果然没有再生气了,每天晚上都极尽缠绵,眼中浓浓的不舍,看的他心都醉了,只差一点,他就想搁挑子不干了。
不过想起大哥火气,初雪的期盼,还有静安侯对他的赞扬,心中一横,难得做一次正事儿,怎么也要做一个样子出来。
十二月初二上午,燕清云便带着一行人马,押送着几十车物资,缓缓离开了京城。杨初雪让人赶着马车,一直送到了京城郊外,直到再也看不见他的身影,这才命人回府。
刚一回到府中,便听到下人来报,说是华姨娘又闹腾了,因为现在分了家,燕清云已不算是辅国公府的人,所以妾室都改称为了姨娘,杨初雪则是夫人,燕清云从以前的燕三少,也变成了现在的燕三爷。
杨初雪面容一冷,心中忍不住一阵厌烦:&ldo;她又闹腾什么?&rdo;
&ldo;回夫人的话,知道三爷离京,华姨娘便开始闹腾,说您不愿让孩子见三爷,所以才故意把爷给支走,并且还说,您给孩子办满月,其实是不安好心。&rdo;
杨初雪冷冷一笑,淡淡道:&ldo;你去告诉她,媛姨娘在庄子上孤单,正少一个人陪伴,就华姨娘这名声,带着女儿也不是很好,锦姨娘膝下空虚,定会对她感激万分,她若想去庄子上,我也不会拦着。&rd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