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让燕无良大跌眼镜的是,军方的人员一致的认为,朝鲜被并入大清版图是不合适的!倒是保守派的人员坚决的认为要将朝鲜并入大清版图!弄得燕无良以为这个世界疯狂了。
不过在一阵激烈的辩论后,倭仁在大殿上说出了为什么军方坚决反对将朝鲜并入版图了,&ldo;尔等身为大清的武将,将朝鲜的土地都收在尔等名下,反倒要朝廷月月发饷,是何道理!&rdo;
听到倭仁这句话,燕无良立刻就不再发懵了,原来这些保守派坚决表示要将朝鲜并入版图,不是为了国家多了一块土地,而是因为红眼病!为什么呢?现在的朝鲜实行的是公社农业经济,所有的朝鲜人,每年种什么、怎么种、啥时候种,全都是驻扎在朝鲜的大军决定。加上燕无良这个作弊狂,在朝鲜搞得那个什么&ldo;公分&rdo;制,仅仅去年朝鲜全国收上来的来的粮食,就将整个山东的灾民给管饱了,而且还供应了驻扎朝鲜的大军,甚至一些东北的驻军也就近在鸭绿江对岸的义州取粮。
这些粮食是什么?在这些地主出生的保守派眼里就是白花花的银子!他们是绝对不相信这些义勇军、八旗和绿营是什么好东西的,所以他们认定,这些人一定中饱私囊了!他们想的没错,现在呆在朝鲜的仁寿、李鸿藻已经是全国最大的粮商了!
不过人家仁寿、李鸿藻做的是无本的买卖,毕竟他们的后台老板燕无良是长在红旗下、生在新中国的,吃了多少年的国家补贴粮食。燕无良在给仁寿、李鸿藻的信里早就说了,这些朝鲜棒子送上来的&ldo;白给粮&rdo;,稍微挣点子银子就算了。所以从朝鲜用汽船拉过来的粮食,在天津、烟台等地上岸后,立刻被早就等在那里的粮商给抢光。然后再被拉到各大城市去,竟然起到了平抑多年居高不下的粮价的作用!别看挣得少,但是你架不住多啊!毕竟朝鲜现在还是有一千万人口的,虽然屠了两百多万,加上两百多万给燕无良流放到中国的南方去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开山修路去了,但是还是比较多了,这些人又都是农业人口,而且除了粮食别的啥都不许种、啥都不许干,就是他们的锅碗瓢盆都是从天津一带用汽船运过去的!不过到了朝鲜,这些棒子们可是要拿出真金白银来买的,没有?可以,那粮食换吧!不够吃?算了,俺不卖了!仅仅去年一年,朝鲜民间就被燕无良他们用这手掠夺了两百多万两白银,和上万吨的粮食!搞的燕无良在收到,负责朝鲜贸易的李鸿藻送上来的年终总结的时候,说了一句话,&ldo;看来再穷的人,也和海绵一样,只要挤一挤还是有油水的!&rdo;
因此燕无良就在心里认定,这些保守派为了朝鲜的油水要和军队抢地盘!其实他这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人家倭仁他们是保守,但是并不是糊涂蛋。现在朝鲜的赋税,都被您们这些大头兵的头头们给拿跑了,朝廷啥都没有,还要给呆朝鲜的军队发饷。这些保守派早就看不惯了,不过他们的出发点,还是好的,毕竟是要给朝廷减负。
你燕无良派李鸿藻把朝鲜的王室都给杀光,还用药让李罡应不举,做的事隐秘,但是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这些手眼通天的文官们早就知道了,为什么不说?还不是利益!不过人家考虑的不是个人的利益,而是朝廷的利益罢了。
所以等燕无良跳出来,提出现在不能把朝鲜并进来的时候,这些保守派就转移了攻击目标!倭仁为首的保守派直接就在朝堂上,把燕无良的祖宗十八代挨个拖出来大骂了一顿。其实这也是燕无良自找的,燕无良这个人有的时候是比较跋扈,但是还是知道要是这个朝廷就自己一个人说话,估计自己后面的两个女人都要坐不住了,所以对保守派是不待见,但是也没有什么太大的打压,当然倒霉的宝鑒除外!
燕无良被骂没脾气了,也只好不说话,最后还是看不下去的慈安说了,这个事情还是以后再定,要求议政王们、军机处的几位中堂、各部堂官先上折子再说吧。其实这慈安很少上朝了,反正自己也懒的管政务,里面的事情有自己的妹妹&ldo;慈禧&rdo;管着,外面的事情有自己的亲小妹夫燕无良管着,她自己也不过就是在后宫养养花、种种草,就是偶尔上朝,也是不说话的,今天是实在看不下去这和菜市场一样的朝会,所以才给燕无良解了围。
至于一边的慈禧,人家已经习惯了,越是有这样的朝局,人家越是对自己的妹夫燕无良信任。为啥啊?这说明燕无良虽然在外面跋扈,在自己面前耍宝,但是在这些大臣的眼里还是没啥大不了的!而且自己这个妹夫从来没有什么揽权的行为,就是这首领议政王都是自己强加的,要说燕无良唯一绝不放手的,一个是义勇军的军权,一个是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控制权,不过这都是先皇在的时候就定下来的,这朝廷的对外事务要是没有自己妹夫无良点头,就是自己说了,都要被倭仁以违反先皇懿旨给顶回去;至于义勇军,自己也没啥担心的,眼下八旗也就是僧王的人马能打,其他呆在朝鲜的都是废柴,要是满人再没有一支能打得军队,将来这天下还不知道是姓满还是姓汗呢!更何况,现在南边有湘军、淮军、楚军这些都是给义勇军掣肘的军队,他们哪个都不是吃素的,自己的妹夫要是再没有点子强军,这天下搞不好就真的成了汉人的天下啊!所以燕无良越是和保守派不对付,慈禧心里越高兴,毕竟燕无良隔三岔五的就跑到宫里,给她唠叨&ldo;西洋&rdo;的事情,她也知道这个国家到了不改不行的地步了,所以只要燕无良没有什么大的出格举动,她也乐得看燕无良折腾,毕竟这个国家再有个八九年就是自己儿子当家了,到时候燕无良就好好的带兵、管管总理衙门的事情就行了。要是大清能在燕无良手里搞出点子名堂来,那是再好不过,就是燕无良搞不出来,也没啥大不了的。更何况去年头里从朝鲜运回来的真金白银,那可是自己亲眼见的了,就是燕无良将来没搞出啥名堂出来,要是年年能从外藩敲出来些银子,老娘也给你这活宝妹夫,大清第一混人撑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