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0立方高炉竣工了!
听到这个消息,周博兴奋地原地跳起来。
一个月前,周博才把鼓风机,喷煤器,炉料输送这些设备送过去。
没想到这么快就竣工,只能说工人们建设国家的热情太高了。
电话里,孙教授也非常兴奋。
“这几天正在备料,后天开炉!”
3000立方高炉,每天消耗的矿石和煤炭超过上万吨,而高炉一旦点火不能轻易停,因此备料必须足够。
“好,我通知程部长!”
“厂里已经通知过了,程部长说副总理也会来!”
“呵呵,领导很重视呀!”
“当然了,这可是3000立方特大高炉,世界第一呀!”
隔着电话,都能感受到孙教授的自豪和激动。
特大高炉意义重大,在后世那是要上新闻联播的,副总理亲临也不奇怪。
在激动中等待了两天,后天一早。
周博就来到沪江钢铁厂。
3000立方是周博亲手设计,但第一次看到它的全貌,周博依然相当震撼。
厂区中央,高达85米的沪江1#特大高炉巍然矗立,宛如一位钢铁巨人。
又仿佛一根连接天地间的巨型支柱,让人一眼望去,只觉高大无比,心生敬畏。
沪江1#的炉壳由厚重的钢板和铆钉拼接而成,各种的管道如同巨兽的血管,盘绕在炉体周围。
炉顶的烟囱高耸入云,是周围最高的建筑。
围绕着炉壳,还有一层层桁架和楼梯,数十名工人正在上面做最后的检查。
除了周博,最激动就是郑教授。
看着沪江1#的伟岸身躯,郑教授目光闪动,就像在看一位绝世美女,怎么看也看不够。
“真没想到,我这辈子还能建造一座这样的高炉!”
周博笑道:“郑教授,这才刚开始,下一步沪江2#,怎么也得4000立方吧!”
郑教授惊得一瞪眼。
他还沉浸在3000立方的兴奋中,周博已经开始筹划4000立方了。
如果再造一座4000立方高炉,光沪江钢铁厂的产量就接近500万吨,这可是夏国去年产量的10倍!
这实在是挑战郑教授的想象!
“真,真的要造吗?”
“当然,沪江2#的设计,我希望交给你来完成。”
经过沪江1#的建设,周博相信郑教授已经具备4000立方的设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