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到了春天,新草渐渐从地里冒出来,但往年的枯草依然埋在地里。
土壤中的细菌会把草料分解,相当于大自然帮忙二次加工。
这些荒草被挖出来,全部放在大锅里煮,直到变成浆糊状,这就成了草浆。
陈东把草浆平铺在铁板上,再用木板一点点刮平,使其成为棉被大小。
用草浆做成的草垫子,保温保冷都是好东西,等冰块做好了,把草垫子覆盖上去,能更好地让冰块保持温度。
陈东在这忙得火热,周晴也推着独轮车回来了。
满满当当的硝石卸在地面,周晴也学着陈东的样子,把硝石敲碎后再碾成粉末。
等陈东这面忙完了,又重新投入到制冰工作中。
这一次,陈东把硝石粉的数量直接翻倍,选用的水也是温度更低的山泉水。
技术上的改良,让冰块的质量有了显着提升,空心率明显下降。
陈东没着急把冰块移走,而是放在一起保持温度。
理论上来说,冰块只要足够多,那它本身就是一种保温体系。
不过,这只是理论上。
没有电机和氟的参与,冰块或多或少都会融化。
陈东自然有应对办法。
他先在铁皮箱子下方铺上一层硝石粉,上面再铺上碎石。
碎石就是最好的疏水装置,融化出来的水会流到下面,最后接触到硝石,立马又形成新的冰面。
陈东把冰的特质利用到了极致,让冰成为一种保温体系。
原材料不缺了,冰块自然是越做越多。
这一套系统的成型,让陈东的想法越来越大胆。
外面的温度越来越高,水也会随着温度而蒸发。
冰块的温度足够低,反而不容易流失。
每个冰块都是独立的单位,所有冰块凑在一起,就是一个正向的冷循环。
这些冰块既能用于保鲜,必要的时候还能做应急水来用!
这个意外而大胆的计划,就这么在陈东脑海中形成。
……
陈东明显感觉到,山泉水的水流在减缓。
这说明山里的水已经开始走向干涸。
现在只能用最快的时间,把冰块制作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