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没有小时候对新年的盼望,那个时候我很盼望过年的,希望新年快点到来,过年了,就可以穿新衣服了,就可以收压岁钱了,就可以吃上肉了,就可以放鞭炮了……
现在家庭条件好了,对过年的期待也越来越少,特别是成都实行了禁止放炮的法令,过年根本没有一点过年的气氛,很没意思啊!
现在北方过年仍然是一个很隆重的事情,一进腊月二十六,街道上几乎已经看不见人影,商店几乎关门,摊贩一概歇业(县城里基本上关门),各家各户关起门来忙着蒸啊、煮啊、炖啊、炸啊。
过年,要写春联,那是在初一的时候要拿出来贴的;
过年,要蒸好多好多的面食,这一次,我可是几乎把各种面食尝了个遍,真是过瘾;
过年,要准备压岁钱,家中的长辈给小辈的关怀……
北方过年,最重要的是,除夕要吃饺子!
在这种浓浓的乡土气息下,我们过了一个很难忘的年!
和几个表哥表姐一直守岁,等到12点过了,放了一同鞭炮,才爬上热热的炕睡觉。
在炕上睡得是通铺,不过我们人太多,还是分了一些到二姨家去睡觉,对于睡炕,我可是非常好奇的,以前只听过,没有实际见过!
一屋子的人,不论男女都睡在一张炕上,基本上是夫妻挨着睡,一女,一男,一男,一女,按着这样的方式进行排列,我当时还以为会是,男的通通睡一边,女的通通睡一边呢!
初一一大早,所有人都起了个大早,在北方,初一的早上是要去走亲戚的。
&ldo;那如果我们去走亲戚,别人也出来了,那不是扑了空?&rdo;小月儿奇怪地看着大姨。
&ldo;走亲戚实际上是晚辈来拜访长辈,谁家有长辈,谁家是不出门的!&rdo;大姨笑着告诉月儿。
&ldo;哦!&rdo;
我们吃过早饭都忙碌了起来,贴春联的贴春联,扫雪的扫雪。远远望去,田野里覆盖着厚厚的白雪,村庄里人家的屋檐上垂挂着长长的冰柱,在冬天的阳光下,闪着明晃晃刺眼的光芒。
最绝的是翔端着一大盆水对着院子外的积雪一泼,等过一会,我们再去踩的时候,已经冻硬了。
&ldo;你们先玩,等会带你们去坐滑车!&rdo;翔一脸得意地说。
北方的小孩玩的大多和冰雪有关,这些对我们这些生长在南方的人来说可是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所有小孩兴高采烈地换上翔给我们的冰鞋!
过了一会,二姨家的人就过来拜访长辈了,手里提着大大的篮子。
&ldo;跟你们说,二姨做的年糕特好吃!&rdo;翔盯着二姨手里的篮子两眼放光。
二姨没有让我们失望,让她的儿子斌给我们提了一篮子吃的过来。
总地说来,大姨二姨的家境在这个村里算是比较好的,看着他们孩子的穿着明显比周围的小孩强就知道,不过和我们几人比较起来又显得要差了很多。我和哥哥还有乐乐和月儿都是穿着厚厚的皮靴,保暖的羊绒衫,羽绒服,相比较而言,大姨二姨的小孩都穿着臃肿的棉衣、棉裤、棉鞋,还有毛线手套、毛线袜子。
奇怪,他们不是有新衣服吗?怎么不穿?
&ldo;今天要玩雪,怕把衣服弄脏了。&rdo;霞喃喃地说!
&ldo;哦!&rdo;虽然这几年有了我们这边的支持,不过他们要赶上我们还有几年吧!
看着霞、兰、红粗糙的皮肤,明明十几岁的女孩子,皮肤却粗糙得像是二十多岁的人,我敢保证,我妈妈皮肤都比她们好,我突然觉得好心痛。
&ldo;你们想不想到四川去住啊?&rdo;语音刚落,迎上所有人兴奋的眼神,我的心一阵揪着疼。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带着她们去过另外的生活。
初三一过,除了两位老人,我们都要启程回成都了,大人是都要忙自己的生意,而小孩子呢,是因为最初的新鲜劲一过,很是想念南方。
最大的惊喜是,大姨二姨决定让霞和红跟着我们回成都,兰大了要帮家里做事了,不能走了,翔和斌是男孩子,家里不会放,大表哥已经成年了,也不会离开北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