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do;嫣然!&rdo;芙香突然紧紧的握住了凤嫣然的手,温柔的拍了拍,然后说道,&ldo;这世上的事儿,有因才有果。早些日子我是让你打发了茗夕的,你却偏偏将她留在了身边,这是因。而现在,茗夕自己求富贵,替了你被太子玷污以致身亡,这是果。这事儿,你本就不用太过自责的。&rdo;
&ldo;我知道,我都知道的……&rdo;凤嫣然喃喃低语道,&ldo;可是看到那场景,我总觉得,血淋淋的。&rdo;
&ldo;那便不想了!&rdo;芙香起了身,走到凤嫣然的身侧拍了拍她的肩道,&ldo;若是这几日你担心睡不好,便跟着我回素锦苑小住几天可好?换了环境,人就不会胡思乱想了,精神也就慢慢的有了。&rdo;
&ldo;那不是太打扰姐姐了?&rdo;嘴上虽然这么说,可是凤嫣然眼中流露出了满满的期许。
&ldo;你我姐妹一场,哪里说的上是叨扰。实不相瞒,这几日我在侯府过的那日子,都能赶上庵里的姑子了。&rdo;芙香说这番话的时候,表情俏皮诙谐,还有趣的眨巴了一下眼睛。
凤嫣然果然被逗的&ldo;噗嗤&rdo;一声笑了出来,&ldo;姐姐这般想着法子让我开心,我岂能再推辞?&rdo;
&ldo;行,那就这么说定了,回头我亲自同姨娘去说一声。&rdo;芙香点点头,松了一口气。随后,两人又在屋子里说了一会儿话,芙香还看着凤嫣然喝了一碗米粥,吃了一块芙蓉糕,方才宽了心,下楼去找金步摇了。
金步摇一听芙香的提议,自然是拍手称好的,&ldo;你且不知,自从七爷走了以后,整整一日,那丫头和丢了魂儿一样,我看着都担心。可怜我却诸事缠身,也不能时时刻刻看着她。如今你既然开了口,她能随你去小住一段时日自然是再好不过了。&rdo;
&ldo;姨娘这么说我就放心了,嫣然还怕姨娘不乐意呢。&rdo;
&ldo;怎么会。&rdo;金步摇大方的摇摇手,&ldo;那嫣然就有劳妹妹了。&rdo;
&ldo;姨娘这话说的太见外了,我和嫣然姐妹相称,这点力所能及的小事儿,自然是不在话下的。&rdo;芙香柔柔一笑,又听金步摇叮嘱了几句后就带着凤嫣然出了画舫去了素锦苑。
-----------※※--------------※※--------------※※-----------
而与此同时,帝宫东暖阁中却是一片肃静。门外跪了一地的大臣,暖阁内,太子正面色苍白的垂首而立,他的身侧,站着面色沉重的左相,他的身后,站着幸灾乐祸的右相,而他的跟前,是七皇子云璟正在平静的叙述着昨晚发生的一切。
&ldo;死了?&rdo;允帝闭着眼靠在大炕上,手里端着一杯香气四溢的清茶,冷冷的声音令众人听不出他此刻的情绪。
&ldo;是的,父皇。&rdo;云璟淡淡的回到,&ldo;儿臣到的时候,太子殿下正衣冠不整怒气冲天,与儿臣对质了几句之后,殿下便一脚踢在了那个姑娘身上。那姑娘是处子,又刚刚与殿下欢爱完,这一脚下去,已是半条命都去了。&rdo;
整间东暖阁里顿时响起一片抽气声,太子云昊更是大跨一步上前直接拎起了云璟的衣襟怒骂道,&ldo;你别以为随便嚼几句舌根父皇就会信你了。什么?我踢了那个小贱人?哈,我们向来自诩清高的七皇子可能不知道,男人上青楼,可是去的,她受不了猛浪咽了气,关我何事?&rdo;
太子这番话一出口,在一边垂首的左相已是猛的闭上了眼睛。蠢,愚蠢至极,偏偏还要强出头!
谁知云璟对于他的恶言相向却不为所动,依然淡淡的对着云昊的眸子说道,&ldo;父皇若是不信儿臣的话,可以去问问杨忠杨统领,那姑娘尸骨未寒,现在的尸首正由杨统领亲自看管着呢。&rdo;
&ldo;你……&rdo;这下,太子心虚了。
&ldo;儿臣只是就事论事,并不敢有半点欺瞒夸大之辞,还望父皇明察。&rdo;云璟说着,伸手一扯,轻而易举的将衣襟从云昊的手中拉了出来。然后他站稳了脚跟,恭敬的退至门边,眼观鼻鼻观心的就这么将头低了下去。
可是在场的谁都没看见,他在低头的瞬间,嘴角扬起的那抹会心的微笑。
&ldo;死了……&rdo;而听完云璟的话,允帝依然闭着眼,指尖绕着茶盏来回的打圈,似漫不经心,又似在深思什么,可出口的却永远只有&ldo;死了&rdo;这两个字。
太子忽然慌了神,&ldo;噗通&rdo;一下跪在了地上,然后爬到允帝脚下磕头道,&ldo;父皇,是儿臣错了,儿臣下午的时候喝了些酒,酒气上了头就干出了一些糊涂事儿。是儿臣错了,儿臣以后再也不敢了……父皇……&rdo;
&ldo;子禾。&rdo;谁知允帝对太子的跪地哭诉熟视无睹,反而睁开了眼,在屋子里扫了一圈以后将视线落在了众人之后的苏伯年身上,冷静的说道,&ldo;你替朕拟一纸诏书。&rdo;
&ldo;是。&rdo;苏伯年闻言,连忙来到了暖阁的案台前,执起了笔架上的毛笔,推平了宣纸,让笔尖沾满了香墨,拢起衣袖静静的等着允帝的下文。
&ldo;皇子云昊,不法祖德,不遵朕训,惟肆恶暴戾,难出诸口……朕自云昊幼时,谆谆教训,凡所用物皆系庶民脂膏应从节俭。乃不遵朕言,穷奢极欲,逞其凶恶另更滋甚……今昭告于天地、宗庙,废其太子之位,以正朝纲,兼儆效尤,望后人以此为诫,悉心国事,攘除邪气,扬大央国威。&rdo;
一字一句皆由口出,允帝看似面色平静,尊容安详,但是心却在滴血。
于是,就在苏伯年提笔疾书的时候,东暖阁里却是呼喊声此起彼伏一般的炸开了锅。
&ldo;父皇,父皇!儿臣知错了,儿臣真的知错了父皇!&rdo;
&ldo;陛下,陛下三思,太子虽顽劣,却是聪慧机敏,从小又是陛下养在身边看着长大的,感情至深,无可附加。&rdo;
&ldo;陛下,太子一时糊涂,却也已深刻的反省了过失。望陛下三思而行,以免日后悔恨不及啊陛下。&rdo;
&ldo;陛下……&rdo;
可在这一片制止声中,却唯独少了左相那略显苍劲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