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段历史发生在公元1644年,主要讲述清军在多尔衮的率领下打算入关,这时守在山海关的是吴三桂。吴三桂痛恨李自成掳去了自己的爱妾陈圆圆,于是投降了清朝,引清入关,这年清朝才开始了正式的统治!
这一年,世界历史上,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首先用实验测定了大气压值。英国马斯顿荒原战役爆发,议会军取得内战中的一个决定性胜利,结束了王军对英格兰北部的控制,克伦威尔和他的铁骑军开始在战争中崭露头角。约翰?弥尔顿的《论出版自由》发行,为新兴的资产阶级革命注入了理论强心剂。西班牙陆军在罗克鲁瓦战役中失败,预示着西班牙霸权的衰落。葡萄牙人在蒙提霍之战中击败了西班牙人的干涉军,为葡萄牙后来的独立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莫斯科公国的进攻狂潮后稳住阵脚,加强了向乌克兰方向的军事压力,并挫败了哥萨克和克里米亚鞑靼人的进攻。奥斯曼帝国因内部问题进入一个短暂的紊乱期,并尝试进攻威尼斯,由此引发的大土耳其战争从1644年一直打到18世纪初。
有诗道:鼎湖当日弃人间,破敌收京下玉关。恸哭六军俱缟素,冲冠一怒为红颜。红颜流落非吾恋,逆贼天亡自荒宴。电扫黄巾定黑山,哭罢君亲再相见。
话说那大清朝的摄政王多尔衮,那可是权势滔天呐!有一天,大学士范文程跑来跟他报告:“王爷,大事不好啦!李自成在明朝的京城称帝啦!”多尔衮一听,就琢磨开了:“嘿,这李自成看来是有点本事啊,不然怎么能把明朝的江山给拿下,还自己称帝了呢?”
范文程赶紧说:“王爷,您可别这么想。这李自成啊,也就是运气好。您想啊,明朝的皇帝昏庸得很,不会用人,尽用些小人,把那些正直的大臣都给疏远了。再加上到处都是流寇作乱,这明朝的事儿就这么给搞砸了。现在听说李自成可暴虐了,把京城内外抢了个精光。那些投降他的大臣,都被他捆起来,勒索金银财宝,各种酷刑都用上了,那叫一个惨呐!现在当官的和老百姓都恨他恨得牙痒痒。王爷,咱们要是趁这个时候进兵,老百姓肯定盼着咱们呐,就跟大旱的时候盼着云彩下雨一样!”
多尔衮听了,沉思了好一会儿,说:“这事儿咱再商量商量。”范文程急了:“王爷,这么好的机会,可千万不能错过啊!”可多尔衮心里有自己的小算盘,就是拿不定主意。范文程一看这情况,心里郁闷极了,只好告辞走了。
到了晚上,多尔衮进宫去见太后,把范文程说的事儿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太后。太后一听,就说:“范先生那可是才识过人呐,他说的话很有道理,先王在世的时候可佩服他了。他既然主张出兵,王爷你就照办呗。”
多尔衮却慢悠悠地说:“太后啊,这人呐,一辈子就跟早晨的露水一样,过得可快了。我能跟太后您常常享受安乐,就知足啦,何必去争那中原的地盘呢?”太后一听不乐意了:“你这说的什么话!咱们虽然统一了满洲,可跟中原比起来,那繁华程度可差了不止万分之一呢。趁着这个机会拿下中国,你不就能加倍享受快乐了吗?”多尔衮还是不吭声。
太后见他不愿意出兵,假装生气地说:“王爷你爱咋咋地,我今天让你出兵,你还不去了是吧?”多尔衮这下慌了神,连忙跪下说:“奴才愿意去,愿意去!不过有个事儿,豪格那家伙跟我不对付,我出兵以后,就怕他对年幼的皇帝不利啊。”太后说:“这事儿你看着办就行。”
多尔衮出宫后,就偷偷召集了好多人,联名上奏说肃亲王豪格言辞荒谬,扰乱纲纪。然后就和郑亲王一起审讯豪格。豪格也是个硬脾气,还是出言顶撞。结果就被奏报说他悖谬属实,给废为庶人了。
这下多尔衮没了后顾之忧,就请顺治皇帝祭告太庙,选个日子出兵。有一天,顺治帝坐在笃恭殿上,颁发多尔衮大将印。多尔衮赶紧叩首谢恩,然后就带着亲王、贝勒、贝子,率领八旗的精锐部队,还有满汉的健儿,向着中原进发啦!一路上那旌旗飘飘,威风凛凛,直朝着山海关去咯!
这山海关啊,那可是战略要地,当时守关的大将是吴三桂,前明的时候就封了平西伯,驻守在宁远。
那时候李自成、张献忠这些人闹起义,朝廷就召吴三桂去救援,他就带着兵往西走。眼瞅着快到山海关了,结果听说京城已经被攻破,明朝皇帝都殉国了,得嘞,吴三桂干脆就下令让士兵在这儿扎营。
这时候,突然有探马来报,说他家里人都被李自成给抓了。吴三桂正想着起兵入关呢,嘿,李自成那边派人来招降了。吴三桂一琢磨,行吧,就答应了,等着交接呢。没几天,李自成派人来守关,吴三桂就带着精兵往燕京出发。走到滦州的时候,家里有个下人求见,把全家被抓,还有李自成在京城里头那些暴虐的事儿都跟他说了。吴三桂一听,满不在乎地说:“没事儿,我一到京城,他们就都能被放出来。”这家人又说:“昨儿听说姨太太也被李自成抓走,送进后宫了。”吴三桂一下子慌了神,忙问:“哪个姨太太啊?”家人说:“是陈姑娘。”吴三桂还不死心:“你说的是陈姑娘?”家人急了:“不是她还能是谁啊!”
吴三桂一听这话,当时就两眼一黑,直接昏过去了。好在家人赶紧抢救,这才缓过来。吴三桂那叫一个气啊,立马带着将领们又跑回山海关,把李自成派来的守将给赶跑了。还让士兵们给崇祯皇帝发丧,设了牌位,远远地祭拜。这事儿完了,吴三桂就开始整顿兵马,下定决心要给明朝报仇。
这事儿传到京城,李自成知道了,那还能忍?马上发兵二十万,还亲自挂帅出征。命令降将唐通、白广恩带着两万骑兵,跑到山海关外,准备夹击吴三桂。这时候,清兵也到关外了。吴三桂这下可慌了神,心里直叫苦:“这可咋办啊,里头有李自成的贼兵,外头又有清兵,我怎么打得过啊!”想着想着,他心里突然一转念:“与其把明朝的江山送给李自成那贼子,还不如送给大清呢。”得嘞,马上写了一封信,让副将杨坤、游击郭云龙拿着去清军那儿求援。
再说这清摄政王多尔衮,正带着兵往前走呢,离宁远没多远,听说平西伯吴三桂派人求见,就传令让他们进帐。杨坤把信呈上,多尔衮拆开一看,看完又递给范文程、洪承畴两人看。范文程看完,一拍大腿,乐呵地说:“恭喜王爷啊,这回可稳拿中原啦!”多尔衮也客气:“这可全靠先生您费心啊。”范文程接着说:“王爷,这回进兵和以前可不一样。您得下命令,告诉将士们,路过的州县,老百姓的一草一木都不许乱动,谁要是敢违反,一定按军法处置。咱先招降吴三桂,让他先和李自成的贼兵打,咱们再带着精锐部队跟在后面。这样还怕灭不了李自成,拿不下中原吗?”多尔衮一听,点头称是:“那就请先生您写回信吧。”范文程大笔一挥,信就写好了,给王爷看过之后,就交给来使带回去了。
这第二天,吴三桂等不及了,又派人去催清兵入关。嘿,结果清兵还没到呢,李自成的闯兵倒先到了。
吴三桂一看,赶紧登上城楼,指挥着固守山海关。正忙着布置呢,就听见“轰隆”一声炮响,吴三桂心里明白,这指定是李自成来了。他气得牙痒痒,恨不得一下子冲过去,把李自成抓过来,剁成肉酱。二话不说,带着将士们就打开城门出去迎战。
李自成瞧见吴三桂杀出来了,大手一挥,指挥着士兵把吴三桂团团围住。可吴三桂一点都不害怕,在包围圈里左冲右突,跟没事儿人似的。这一仗从白天打到傍晚,吴三桂看士兵们都累得不行了,再这么打下去可不行,于是带头冲了出去,带着士兵们撤回山海关。李自成也没追,就传令让部下在山海关下扎营。
吴三桂回到城里,赶紧清点士兵,这一看,好家伙,伤亡了不少人呐。吴三桂心疼得不行,将士们也都唉声叹气。正难受着呢,突然有人来报,说李自成的降将带着两万兵从关外杀过来了。吴三桂一听,心里“咯噔”一下,赶忙登上城墙一看,可不嘛,到处都是李自成的旗号。吴三桂这下可犯难了,这可咋办呐?
就在他着急上火的时候,突然听到东北方向传来大炮的轰鸣声,紧接着,就看见一支军队飞速赶来,那军旗五颜六色的。吴三桂眼睛一亮,心想,这肯定是清兵来了。正张望着呢,就有人来报,说清预王、英王带兵到了。吴三桂这才把悬着的心放下来。
他赶紧跟手下将领们说:“清兵到了,大伙都给我稳住,坚守山海关。明天早上,我出去见清兵。”这天晚上,大家各自休息。
到了第二天,吴三桂挑了五千精锐骑兵,打开城门,杀出一条血路,直奔清营。到了地方,下马求见多尔衮。多尔衮让人把他请进去。吴三桂一进营帐,看见多尔衮,“扑通”一声就跪下了。多尔衮赶忙下帐把他扶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