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高奉命疾步前往冠军侯府。
赵牧获知圣旨后,连忙陪同赵高一同赶往章台宫,拜见道:“儿臣见过父皇。”
始皇微微点头,神情肃穆:“入宫前,赵高已经跟你详细说明情况了吧?”
赵牧恭谨应道:“是的,父亲。”
“你对目前的局势有何看法?”
赵牧略一思索,回应说:“安息帝国尚未采取行动的原因在于他们仍未获取关键配方。
此外,他们不愿轻率攻击镇奴关,一方面怕损耗兵力;另一方面,则避免承担破坏条约的罪责。”
说到这里,他冷笑一声,“但他们既然有此念头,我大秦断不会轻易放过他们。
本以为可以避免战争,但结果是他们自取的。”
此时,大秦帝国因土改和商贸改革已兵精粮足、财力充实。
原先未计划对安息用兵是因为担心之前征讨大月氏消耗过多。
不过,现在大秦迅猛发展,国力空前壮大,始皇对此深有体会。
这场战争势在必打,且务必令敌军毫无招架之力。
赵牧眼中燃起斗志:“我们尚需多处地方亟待建设。
据儿臣了解,安息总人口约六百万人。
如果将他们作为劳役来修建城池,定是一举两得的事。”
始皇大笑道:“朕正是这么想的。
你看,这韩信的战略。”
赵牧接过来仔细阅读后说道:“韩信的方案的确巧妙,应能诱导出敌军意图。”
始皇却表示担忧:“尽管如此,仍嫌冒险,不如直接攻打,难道朕的大秦还惧他们不成?”
言毕间透出道不完的战意和王霸之气。
赵牧答道:“父皇英明,韩信心中有把握。
若觉得风险太大,儿臣也有一策保证守卫镇奴关万无一失。”
始皇眼中泛出兴趣,“说来听听。”
“原定明天上朝后奏报此事,今日遇变遂一并说明。”
赵牧详细阐述黄享所研制的机关鸟,并保证绝不会有误。
始皇听后,惊叹不已:“世上真有如此妙物,看来你所选之人都是国家之栋梁!”
他连声夸赞,“很好,朕会重赏这些有功之臣。”
赵牧心中有所思量,听罢秦始皇的话后,恭敬地拱手答道:“父皇请放心,韩信在军报中已提到,他们正在秘密监视那些混入国内的安息帝国侦察兵。”
“只要有王贲将军坐镇,他们绝不会贸然行动。”
“儿臣向父皇保证,七日之内一定能将机关鸟赶制出来并送往镇奴关。”
始皇点了点头,郑重地说:“很好,朕给你七天时间。”
“这段时间里,朕会挑选一批精良工匠参与机关鸟的研发工作,争取尽快多造一些。”
“喏!”
“谢父皇。”
赵牧离开章台宫后,始皇召见了治粟内史和左丞相李斯等人。
王贲率三十万大军驻守在镇奴关,这样的重兵固然震慑了安息帝国,但也导致每日耗费大量粮草。
幸好,在镇奴关修建初期,赵牧便已预见并持续从内地运送补给。
即使现在秦国的支持中断了,这近三十万军队也足以维持三个月的供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