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瑜到底是晚辈,知道的消息有限,盘问了一下午,也只是知道黄蓉没事,还学会了传说中采阳补阴术,为祸人间。
没有什么好问的时候,朱标的小姨子常小雨闯了进来。
在太子妃病重的时候,常小娥曾经恳求过朱标,如果她死了,就让小雨继任太子妃。
太子妃是未来的皇后,关系到大明的未来,朱标一时心软,就同意了下来。
之后,朱标把太子妃的病给治好了,小雨入宫的事情,也就没有了下文。
如今已经一年多了,小骚蹄子春心思动,就想借此机会把自己入宫的事情给落实了。
所以,在朱标询问方瑜半路上,闯了进来。
这小丫头真是个赔钱货,常遇春抱着头干呕了他没有看到,居然一进门就拉着朱标问道:“太子殿下!”
朱标也是过来人,看小雨的样子,也就猜出了八九分:小蹄子是想思春了。
作为夫君,他当然是要好好疼爱自己的妻儿女。
可是,作为太子,朱标却不能任由常家发展自己的势力。
监国的时间长了,自然知道外戚干政的危害。
在唐朝之前,皇帝手人事任免权的影响,很难拜托外戚的限制。
所以,不得不任用外戚。
汉朝的诸吕、诸窦,给汉朝的历代皇帝都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眼见卫霍势力越来越大,汉武帝搭下两个女儿,也要把卫霍外戚势力清除。
卫霍两家的领军人物被连根拔起,这还不算,汉武帝还把皇后的玺绶给没收了,卫子夫也被迫自杀。
这直接造成了刘琚和刘彻父子间的不信任,最终晾成父子相残。
到了东汉,皇权和后党,更是斗的昏天黑地,愣是把东汉的国运都给斗没了。
汉朝的吕雉、薄太后自己做了皇后,还不过瘾,还想让自己家的人做皇后。
她们仗着自己的身份,给皇帝强加一个皇后,想继续延续家族的荣光,结果都是事与愿违。
就是晋朝的八王之乱,说到底,还是杨艳为一己私利,把妹妹扶上皇位造成的。
结果杨芷不仅免于保全自己家富贵,还把一家人带入了万劫不复深渊,更是让神州大地带来深重的苦难。
不管是贾南风,还是弘农杨氏都是世家大族,她们都出身高贵,治国的理念都不会太差。
只是后权和皇权相冲突,所以才会晾成悲剧。
也正是因为历史上外戚干政血的教训,让长孙无垢第一个提出要克制母祖的势力,才让长孙无垢成为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贤后。
之后的王皇后、武后、韦皇后也都爱男人,更爱江山,所以朝堂上又是一场血雨腥风。
宋朝之后,科举逐渐制度化,皇帝可以抛开外戚、士族,来选拔官吏,这才让外戚专政走向下历史的舞台。
科举制度化之后,常蓝两家是唯一一个被血洗的外戚(元朝历史不是很了解,所以不做讨论。)
就明清而言,常蓝两家被朱元璋父子抬到一个不应该有的高度。常蓝两家两个国公,还都不知道收敛。莫说是老朱,就是朱标继位后,也难免会大开杀戒。
老朱也是有感于常蓝势力过大,所以在给建文帝选太孙妃的时候,就没有在找家室大的姑娘了。
在明朝之后,这就成了定例。
徐家虽然是一门两国公,可是在永乐之后的勋贵中,以张玉和朱能两家的后人权势最大。
魏国公和定国公已经不能和张玉、朱能为首的靖难功臣抗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