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勒巴尔显然洞悉了工匠们的心理,知道与自己相比,更加惶恐的还是他们,与其放在城内提心吊胆,不如派去支援昆格勒。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何况,三万户工匠加上五千马穆鲁克骑兵也是一支强大的力量,也够契丹人喝一壶了。
而对于工匠们来说,能趁机将家眷以及从王宫抢来的财物带离玉龙杰赤也是一个天大的好事。
于是双方一拍即合,只留下王宫的几千冤魂兀自叹息。
无论是阿勒巴尔还是工匠头目阿巴斯、哈伦,显然都没有将注意力放到那支失去了将领的马穆鲁克骑兵身上。
马穆鲁克骑兵,之所以在后来的西亚战事里击败蒙古人,也是因为这支骑兵队伍极富特色。
首先,他们都是从小训练的职业骑兵,不但擅长骑射,还擅长马刀、骑枪之术,大部分也拥有甲胄,当然了,多半以皮甲为主。
似乎是心有灵犀,马穆鲁克骑兵最厉害的自然不是这些,若光是这些显然是不能击败蒙古骑兵的,他们最厉害的地方还是使用的弓箭。
一般来说,能在马上使用五斗力以上的弓箭那就是精锐了,马穆鲁克最擅长的就是强弓,与律庆的骑兵差不多,能成为马穆鲁克骑兵的,最小也要拉动五斗力以上强弓!
其中最为精锐者自然都是能拉动一石力强弓者,都身穿铁甲,挥动五斤以上重量的骑枪者。
实际上,从律庆穿越的那一刻开始,他便将自己的骑兵打造成了一支有着马穆鲁克骑兵的理念,又有蒙古骑兵战术的骑兵,加上极为重视工匠,从其诞生的那一刻开始也就成了超越这两者的存在。
马穆鲁克骑兵的来援大多是俄南草原的钦察人、切尔克斯人、阿兰人,他们都拥有突厥骑兵的战法,不过想要他们的所有人都能拉动一石力以上的强弓显然是不可能的,故此,这样的人多半纳入了重甲骑兵行列。
他们中的绝大多数也都是五斗力骑弓的使用者,利用射程优势来压制蒙古人的软弓才是不二法宝。
这与律庆的轻骑兵相比,自然就有了异曲同工之妙。
来到花拉子模的这支马穆鲁克骑兵显然没有重骑兵,清一色拥有皮甲的轻骑兵,绝大多数携带的也是五斗力以上的强弓,与律庆追求整齐划一不同,他们当中仍有不少能拉动五斗力以上的骑兵。
于是,当其对敌时,如果是要实施抛射,便会将能拉动五斗力以上骑弓的骑兵放在队伍后面,若是冲锋时则又摆在最前面——冲锋时这些人携带的武器显然更为重型。
他们的头目哈瓦德死后很快就选出了新首领。
此人叫哈立德,是哈瓦德的堂弟,也是一位从六岁开始就开始了马穆鲁克训练的职业骑兵,实际上他的骑射之术比哈瓦德更强,唯一不同的时后者与哈里发是亲戚,仅此而已。
但就是因为这层关系让他在一众马穆鲁克中脱颖而出,最终被选为新的首领。
哈立德是一个独眼龙,他的右眼就是在与十字军骑兵的战斗中受伤最终失明的,眼下用一个黑色眼罩斜罩着,看起来十分可怖。
工匠大军中也有一千哈伦手下的商队护卫骑兵,他们担负起来护卫三万工匠的家眷的重任,每户一辆大车,车上装着他们的财物以及老弱妇幼,青壮工匠则拿着武器在两侧走着。
这显然是一个庞大的队伍,前后绵延三十里,队伍走得很慢,几日后才走到昆格勒与玉龙杰赤之间的塔斯肯城。
当然了,也是因为工匠们在得知前来昆格勒的契丹人只有五千骑时才肯出动,如果有几万骑在那里,打死他们也不会出来,他们宁愿继续待在玉龙杰赤与阿勒巴尔内耗也不愿冒在与契丹人的战斗中全军覆没的风险。
契丹人只有五千骑,他们身边也有五千马穆鲁克骑兵,怎么看也是胜券在握,故此,工匠们显然松懈了,直到塔斯肯。
哈立德的马穆鲁克骑兵在工匠大军的最前面,这样做也十分合理,一旦遇袭,马穆鲁克骑兵也能快速返回来示警,届时工匠们用大车围城一圈,将工匠和家眷围在里面,契丹骑兵再是厉害也是徒唤奈何。
何况外围还有五千马穆鲁克骑兵?
喜欢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请大家收藏:()西辽崛起:封死欧洲中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