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人赵藩在成都武侯祠作了一副对联:&ldo;能攻心者反侧自消,自古知兵
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rdo;这是对诸葛亮的赞颂,同
时也是对后来统治者的告诫:对各族人民务必采取正确的政策。1949年中国
人民解放军在大陆肃清反革命残余势力时,采取军政并进剿抚兼施的策略,
借鉴了诸葛亮的思想。
三、毛泽东的军政两手思想和伟大实践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和军事家。他一生领导和
指挥革命战争时间之长、规模之大、歼敌之多、胜利之辉煌,是中外战争史
上少有的,是世界上罕见的伟大军事统帅和战略谋略大师。熔哲理和兵法于
一炉、冶政治同军事于一体,是大战略家毛泽东的突出特色,是其军事思想
和战争实践的精彩篇章,也是他留给我们的一份珍贵遗产。
毛泽东的军政两手、相辅相成的谋略思想,基于&ldo;战争是政治的继续&rdo;
这个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毛泽东从他登上中国革命战争的历史舞台
起就反复论述了战争与政治之间的关系,指出,世界上没有不带政治性质的
战争,&ldo;当政治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再也不能照旧前进,于是爆发了战争,
用以扫除政治道路上的障碍&rdo;,因而&ldo;政治是不流血的战争,战争是流血的
1
政治&rdo;。毛泽东对战争同政治间的一致性与差别性的辩证论述,为把政治贯
穿于战争的全过程提供了理论依据。
毛泽东的军政两手、相辅相成的谋略思想,基于人民革命战争的正义性
和进步性。战争的正义性还是非正义性,是人民革命战争还是反人民的反革
命战争,是符合人心还是违背人心,则是战争胜负经常起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人民革命战争就可以凭借其政治上的优势逐步转变军事力量上的劣势,最终
战胜尽管在军事上十分强大但在政治上失道寡助的反革命势力。
毛泽东的军政面手、相辅相成的谋咯思想,还基于人民军队的性质和它
所担负的历史使命。毛泽东指出:&ldo;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
的武装集团&rdo;,人民军队决不是单纯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
之外,还担负着宣传、组织、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