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可以大胆去进攻苏联。为摆脱在战略上孤立的被动地位,为防止过早地
卷入战争,斯大林不能不重新考虑对策。鉴于当时的形势,斯大林决定利用
德国同英、法之间的争斗,改善苏德关系。斯大林知道,希特勒决不愿只作
西方资本主义反社会主义的打手,而要作整个欧洲的霸主,他决不会让英、
法借刀杀人,使德、苏两败俱伤,为英、法火中取栗。因而,有矛盾可以利
用。斯大林更清楚,苏联著在西方慕尼黑阴谋之后的1939年迎战德国,肯定
是孤军作战,英国不但不会援助苏联,还可能帮助希特勒,日本法西斯也很
可能从远东进攻苏联,策应德国,这种情况正是西方所梦寐以求的。为此,
斯大林毅然决定同德国谈判,并于1939年8月签订了《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这里也应当指出,苏德条约的签订,说明双方互有需要。苏联是为了粉碎英、
法的如意算盘,把希特勒的侵略矛头从苏联引开;德国则是为了避免东西两
线同时作战。
苏德条约的签订,&ldo;是斯大林对张伯伦同希特勒搞绥靖政策的一个冷酷
的回敬&rdo;。它打乱了西方绥靖主义者和一切反苏势力的战略部署;堵住了东
引的&ldo;祸水&rdo;,使英、法两国妄囹通过挑起苏德战争而从中渔利的阴谋彻底
破产,并为苏联赢得了一段宝贵的备战时间。这是斯大林善于在帝国主义国
家间的矛盾争斗中纵横稗阎所取得的一个大胜利。
必须指出,斯大林完全清楚德国法西斯的狂妄野心和称霸整个欧洲的图
谋,完全清楚法西斯德国同英、法之间的矛盾是根本不可调和的,他同德国
签灯互不侵犯条约,是一种斗争策略,是不得已而为之。希特勒推行&ldo;大德
意志计划&rdo;,既要消灭社会主义的苏联,更要摧毁帝同主义的英、法。事变
的进程恰好走向了英、法绥靖主义政策的反而。英、法两国一再纵容希特勒
矛头东向,换来的是法西斯对自己的步步进逼。张伯伦只得灰溜溜地滚下台。
1940年5月,德国一举打败法国,并对英国进行狂轰滥炸,使大英帝国孤悬
海中,岌岌可危。这时,斯大林感到,英国已经没有同法西斯德国妥协的任
何余地,绥靖政策已经彻底破产,建立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条件已经成熟。
于是,当苏德战争爆发后,斯大林明确提出一切拥护自由、反对法西斯军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