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彼学者:行之,
曰士也;敦慕焉,君子也;知之,圣人也。上为圣人,下为士君子,孰禁
我哉!(《荀子&iddot;儒效》)
只要掌握礼义、实践礼义,贱可变贵,贫可变富,上可成为圣人,下可成为士
君子。这种&ldo;分&rdo;的改变,谁也禁止不了。由此可见,荀子的&ldo;明分&rdo;既具有肯定
社会等级制的内容,也含有社会等级制可变的思想。这样,就将&ldo;明分使群&rdo;说建
立在一个较为进步的基础上。讲荀子的&ldo;明分使群&rdo;说只强调其肯定等级制的一面,
忽视其等级制可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
四、天人之分
荀子是第一个从理论上较为系统地、明确地对天给予自然的解释的思想家。天
是什么?荀子认为,天就是客观现实的自然界,就是唯一实在的物质世界。他说:
列星随旋,日月递(火召),四时代御,阴阳大化,风雨博施,万物各
得其和以生,各得其养以成,不见其事而见其功,夫是之谓神;皆知其所
以成,莫知其无形,夫是之谓夭。(《荀子&iddot;天论》)
天就是恒星运转、日月照耀、四时变化、阴阳风雨、万物生成。这种天,也就
是运动着的物质自然界。
天地万物的本源是什么呢?街子说:
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
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荀子&iddot;王制》)
荀子这里把自然界分为五个层次:&ldo;最为天下贵&rdo;的最高层次是有气、有生、
有知、有道德观念的人;第二层次是有气、有生、有知而无道德观念的禽兽;第三
层次是有气、有生而无知、无道德观念的草木,即植物;第四层次是有气而无生、
无知、无道德观念的水火,即无机物;第五层次也即最基本的层次是构成所有这一
切的物质元素‐‐无生、无知、无道德观念的气。这样,荀子就把无机界同有机界、
人类同自然界的物类在&ldo;气&rdo;这个基础上统一起来了。
荀子不仅以&ldo;气&rdo;为万物的本源,而且还对形神关系作了唯物主义的解释。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