盖伦决定不通过约德尔在大本营内实现普塞的设想,他把自己的资料‐‐显然只是千分之一‐‐放在布格道夫眼前。但布格道夫没有听他说什么,只是说了儿句俏皮话,并回忆着在山里的徒步旅行。他问盖伦最后一次看戏是什么时候,他很高兴盖伦为自己选择&ldo;30&rdo;这个数字作为代号。
&ldo;不,为什么要叫&lso;30号博士&rso;呢?我知道&lso;5号先生&rso;或者&lso;2号博士&rso;,可&lso;30号&rso;呢?&rdo;
&ldo;当我决心把自己献给反对俄国人的斗争时我三十岁。&rdo;盖伦答道,&ldo;所以在我的代号中没有什么投机的地方,只是一般的符号而已。将军,请安排元首接见我一次,我需要十分钟。&rdo;
布格道夫干了一杯维尔木特洒,然后又倒了一杯,淡淡一笑:&ldo;不想和鲍曼谈谈吗?多么聪明、多么谦逊的人。真是奇妙啊。&rdo;
&ldo;将军,&rdo;盖论竭力掩饰着对这个醉醺醺同时又仪表堂堂的将军的憎恨,重复说,&ldo;事关许多德国人的命运……&rdo;
&ldo;您认为,还能谈论他们的命运?&rdo;布格道夫惊奇地说,&ldo;您是个乐天派,而我喜欢乐天派,所以我尽力帮助您。&rdo;
四十分钟后,希特勒接见了盖伦。
&ldo;我的元首,&rdo;盖伦说,&ldo;千秋帝国的命运将在战场上决定,而且将有利于我们,这一点毫无疑问。&rdo;
&ldo;那为什么呢?&rdo;希特勒轻轻反问,&ldo;连施贝尔也在自己的备忘录中写道,战争输了……您的观点相反吗?&rdo;
盖伦最不希望听到这些话。他知道哪怕迟疑一秒钟,在一瞬间角色一变,那他的一切就都完了。他甚至感到,他正从小桥上跌落到布列斯特城外的湖里,象小孩一样沉下去,并且已经嗅到了温暖的水的气味。同希特勒谈话出现差错是不可饶恕的,下场就好象掉在冰水里,在你沉到淤泥很深的水底时,你的头脑可能还清醒,划动双手挣扎,可是水泥枕木捆在你的腿上,一种力量快速地用力向下拉你,没有人来营救,最后水面冒出红色的血泡,肺叶破裂了……
&ldo;我相信德国土兵,我的元首。&rdo;盖伦回答,&ldo;我相信我们这个绝不允许异族、尤其是俄国人统治的民族……在这里面,&rdo;他用力夹住腋下的卷宗,&ldo;我的结论是,应当在最短的时间内,在俄国人的后方实施积极的恐怖活动。不过,轰炸使我在这里无法工作,我需要去阿尔卑斯山基地,哪怕是一个星期的时间。我在那里搞一份综合的情报人员名单,他们可以炸毁设在俄国人后方的武器弹药库,同时我要准备一份全面破坏东线运输线的次序表。&rdo;
&ldo;您证明故事的合理性所用的时间太多了。&rdo;希特勒说,&ldo;您立即去阿尔卑斯山堡垒,一周后我等您做出详细报告。另外,祝贺您得到中将军衔,盖伦,我会对与我思想一致的人做出评价……&rdo;
六天之后,盖伦和自己的司令部前往距离瑞土边界三十公里的密斯巴赫,而不是阿尔卑斯山堡垒。在那里他放走了参谋军官和卫兵,命令他们去伯希特斯加登。只有十五名亲信同他继续上山。他们在奥兰萨姆的山地疗养院过夜。木板房窗户的玻璃上结了霜花。月亮大大的,离得很近。积雪中散发出秋苹果的气味。盖伦喝了杯水,然后进人了梦乡。他梦见一只燕子灰追赶一架大飞机……
对他来说,这场战争结束了。
第二十五章盖世太保在行动‐‐(三)
&ldo;那鲁宾纳乌怎么办?&rdo;等缪勒从卡尔登布龙纳处回来把他叫到办公室时,施季里茨问。缪勒和副官舒尔茨迅速交换了一下眼色。&ldo;让他呆着吗?他的蒙特勒之行取消了吧?&rdo;
&ldo;为什么?&rdo;缪勒奇怪地问,&ldo;如果他准备千,您就派他去吧,我在领事馆的人会接他的。我事先用密电通知。请同他约定进行联系。去问一下舒伦堡,他责成您的这位犹太人完成什么任务。舒伦堡在等待他与穆吉或者他的犹太教牧师取得联系……为什么要取消他的蒙特勒之行?这是一件不同寻常的事,要让人们明白,您的上司和我的朋友舒伦堡实际上在想什么……他的话我一个字也不信,他象是一个正处在过渡年龄的少女,躲躲闪闪的。必须把鲁宾纳乌变成诱捕用的鸭子,让那些信守中立的公鸭们自投罗网吧,我们看舒伦堡怎样实施他的建议。鲁宾纳乌是掩人耳目的幌子,这是很清楚的,不过舒伦堡用他遮掩什么呢?实际上我对此有兴趣。&rdo;
&ldo;什么时候我去约定联系时间、通报舒伦堡,并把鲁宾纳乌派出去呢?&rdo;
&ldo;从林茨回到柏林之后,施季里茨。&rdo;
&ldo;您认为我来得急赶回来?&rdo;施季里茨皱起眉头,笑了一下。
&ldo;来得急。&rdo;
&ldo;我可怀疑。&rdo;
&ldo;您怎么啦?这是您的福气。林茨那里阳光明媚,比这里清静得多,也没有巷战。&rdo;
&ldo;我怎么能留下您一人?&rdo;施季里茨叹了口气,&ldo;再说没有您帮忙,我自己无法从绞肉机里脱身。他们在林茨也会搜寻我和您这种职业的人。&rdo;
&ldo;绞肉机。&rdo;缪勒重复了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