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启仁端起茶几上紫砂壶要倒茶,却发现里面水已经见底,于是出门要去倒水,金光瑶忙道,&ldo;不麻烦了,我不渴,蓝老先生坐便是了。&rdo;
但蓝启仁毕竟书香门第,出于礼节坚持要为客人准备茶水,金光瑶也未再拦。
金光瑶独自坐在书房中,其实还是很忐忑的,纵然他能够左右逢源,但是面对严肃刻板的蓝启仁,他也犯怵。他环顾四周,忽然在窗旁墙壁上看到一幅挂画。
落笔温柔,意境开阔,用色淡雅,风光旖旎。
他起身走到画前细细端详,不用看落款都能确定这是蓝曦臣的画。他看得入神,都没有注意蓝启仁已经走进屋中。
蓝启仁看他专注神情,不禁问道,&ldo;金先生如何看这画?&rdo;
金光瑶转身,回道,&ldo;我对绘画只略懂皮毛,不敢妄评,让先生取笑。&rdo;
蓝启仁道,&ldo;但说无妨。&rdo;
金光瑶略一点头,道,&ldo;这画是临摹吴道子《嘉陵江山水三百里图》片段,但选得极佳,并未专注于某一处景致,而是选在水绕山峰一段,意境无穷,神韵无限。线条俊劲流畅,上色深浅有别,浑然天成,在我看来,是上上佳作。&rdo;
他对国画鉴赏真的只是略懂皮毛,说成一窍不通也不为过,但是他二哥的画,说&ldo;好&rdo;肯定没错的,而且在他看来,也的确特别好。
蓝启仁听罢之后捋须轻笑,表示赞同,做了个&ldo;请坐&rdo;的手势,又取出了一幅画,道,&ldo;这幅呢?&rdo;
金光瑶瞥了一眼落款,道,&ldo;各有千秋&rdo;。
蓝启仁紧追不舍,&ldo;如何各有千秋?&rdo;
&ldo;这幅画比那一幅用笔更加熟练遒劲,多了些岁月沉淀,韵味无穷,而那一幅却在灵巧变化上略胜一筹,故各有千秋。&rdo;
蓝启仁看向金光瑶,笑容愈深,连连点头,道,&ldo;不错不错。&rdo;
金光瑶道,&ldo;若说得不对,还望老先生莫要取笑。&rdo;
&ldo;品评鉴赏有何对错之分,你看画角度倒是独特,连画者性情都可窥探,实在是后生可畏。&rdo;
金光瑶道,&ldo;只是我的浅薄之见,老先生谬赞了。&rdo;
蓝启仁又道,&ldo;可会下棋?&rdo;
巧了,他还真会。以前蓝曦臣喜欢下棋,他跟着他二哥学过一点,他聪明,一点就通,几盘过后虽不能及蓝曦臣,但也不至于一败涂地。
于是他笑着回道,&ldo;勉强算是入门,并不精通。&rdo;
蓝启仁立刻取了棋盘,&ldo;来与我杀一局。&rdo;
金光瑶愣了片刻,心想这老先生跟传说中的老古板不大一样啊,但见蓝启仁已摆出架势,再推辞也不礼貌,只好坐在对面同老先生比试一下。